肠内营养治疗时,采用连续经泵输注营养液开始时速度宜慢,浓度宜低,

题目

肠内营养治疗时,采用连续经泵输注营养液开始时速度宜慢,浓度宜低,从每小时40~60ml/h逐渐增至100~150ml/h,以便胃肠道逐步适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肠内营养液分次输注时,相邻2次输注时间的间隔宜为:( )

A.0.5~1.0h

B.1.0~2.0h

C.2.0~3.0h

D.3.0~4.0h

E.1.5~2.5h


正确答案:C

第2题:

肠内营养输注护理的措施,错误的是()。

A、肠内营养泵输注导管建议每日要更换

B、输注速度从低到高

C、输注浓度从高到低

D、营养液最好常温下使用


答案:C

第3题:

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时,要注意的是

A.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度

B.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可以经一条通路同时输注

C.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可以经一条通路连续输注

D.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不可以经一条通路输注

E.要先输注其他治疗液,再输注肠外全营养液


正确答案:A
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度,避免配伍禁忌。

第4题: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后昏迷,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下列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灌注营养液时患者宜取半卧位
B:如胃内残余量超过300ml应暂停输注
C:若输注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应减慢输液速度
D:营养液浓度一般由25%开始
E:液量从少量开始,3天内达到全量

答案:A
解析:
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灌注营养液时患者宜取半卧位,旨在防止反流而误吸;每4小时抽吸1次胃内残余量,如大于150ml应暂停输注;一旦出现呛咳,咳出营养液样物,发憋或呼吸急促,即为误吸,应鼓励患者咳嗽,吸出,必要时经气管镜清除异物;营养液浓度一般由12%开始逐渐增至25%;液量从少量开始,初起量为250~500ml/d,1周内逐渐达到全量。故选A。

第5题:

输注肠外全营养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A、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渡

B、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可以经一条通路连续输注

C、输注时间应<18小时

D、使用PVC袋时无需避光

E、要先输注其他治疗液,再输注肠外全营养液


参考答案:A

第6题:

关于肠内营养的输注与护理下列正确的有:()

A、需要短期肠内营养、胃功能良好的患者通常可用鼻胃管输注

B、胃功能不良或消化道手术后同时需要胃肠减压和营养治疗的患者采用鼻肠管输注

C、肠内营养液的输注方式有推注,分次滴注和连续滴注

D、要从大量,快速开始逐渐过度到正常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鼻饲时预防恶心呕吐的正确方法是

A、输注营养液的浓度应逐渐由低到高

B、输注营养液后给予平卧位30分钟

C、营养液给量宜一次给足,不宜过少

D、营养液速度恒定,避免波动

E、给予营养液后应立即给予拍背


参考答案:A

第8题:

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若胃内容物残留量为200ml,可继续输注营养液

B、输注营养液时应取头部抬高30°的半卧位

C、若输注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应减慢输注速度

D、营养液浓度一般由25%开始逐渐增至50%

E、营养液量逐渐增加,3天内达到全量


参考答案:B

第9题:

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若胃内容物残留量为200 ml,可继续输注营养液SX

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若胃内容物残留量为200 ml,可继续输注营养液

B.输注营养液时应取头部抬高300的半卧位

C.若输注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应减慢输注速度

D.营养液浓度一般由25%开始逐渐增至50%

E.营养液量逐渐增加,3天内达到全量


正确答案:B
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输注期间,每间隔4小时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一次,若残留量大于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以防胃潴留引起返流而致误吸。病人应取头部抬高300的半卧位,以防营养液返流、误吸。若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疑有胃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此时要停止灌注,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以利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营养液浓度及渗透压过高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因此浓度多由12%开始逐渐增至25%。输注液量逐渐增加,1周内达到全量。

第10题:

肠内营养发生腹泻腹胀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液浓度太髙 B.营养液渗透压太高 C.输注速度太快 D.营养液的温度太低


答案:C
解析:
肠内营养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约为3% ~5%,与营养液的输入速度、浓度、渗透压、温度等有关。 其中,输注速度太快是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故应缓慢输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