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金匮》所论产后发热的类型,治法和所用方剂名称。

题目

简述《金匮》所论产后发热的类型,治法和所用方剂名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的著作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症因脉治》

D.《内外伤辨惑论》

E.《证治汇补》


正确答案:C

第2题: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指出产后三病是

A、发热、郁冒、泄泻

B、痉、泄泻、盗汗

C、痉、昏迷、心悸

D、发热、抽搐、大便难

E、痉、郁冒、大便难


参考答案:E

第3题:

简述暑湿感冒的主症、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主症: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兼症: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苔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清暑祛湿解表。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第4题:

简述邪毒感染型产后发热的辨治要点。


正确答案: 症见产后高热寒战,恶露色如败酱,或脓性或有臭气,可有血块或胞衣残块。腹满硬而痛,拒按;烦躁或谵妄,口渴,面红目赤,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主方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

第5题:

产后发热辨证论治


答案:
解析:
产后发热有虚有实,其证各异。在注意多虚多瘀的基础上,治疗应以调和营卫为主。
感染邪毒者,其证危笃,变化多端,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1.感染邪毒:产后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初时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臭秽,心烦不宁,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解毒活血汤加银花、黄芩。
2.外感型:产后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解表。
方药:荆防四物汤加苏叶。
3.血虚型:产后失血过多,身有微热,头晕眼花,心悸少寐,恶露或多或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八珍汤加黄芪、地骨皮。
4.血瘀型:产后乍寒乍热,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有力。
治法:活血祛瘀,和营除热。
方药:血府逐瘀汤。

第6题:

最早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症名称的著作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内外伤辨惑论》

D、《景岳全书》

E、《症因脉治》


参考答案:E

第7题: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指出产后三病是

A.痉、泄泻、盗汗
B.痉、郁冒、大便难
C.痉、昏迷、心悸
D.发热、抽搐、大便难
E.发热、郁冒、泄泻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最早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的著作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内外伤辨惑论》

D、《景岳全书》

E、《症因脉治》


参考答案:E

第9题: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

A.没有明确的关系
B.治法指导方剂组成
C.治法是指导组方用药的依据,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D.方剂体现治法
E.治法体现方剂

答案:C
解析: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二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第10题:

简述耳郭痰包的主要临床表现、治则治法、代表方剂。


正确答案: 耳郭痰包多在耳郭上半部之凹面或耳轮处有饱满感,局部微胀、微麻木感。检查见患处呈椭圆形或半球形隆起,大小不定,肤色不变,触压无痛,如按皮球感,穿刺可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抽液后隆起处消失或变小,但不多时又复隆起如故。治宜清热除痰,活血散结,用加味二陈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