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8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气喘症状之后反复发作,春秋常见。1

题目

女,28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气喘症状之后反复发作,春秋常见。1周前受凉后又出现气喘、咳嗽,夜间明显。听诊:两肺散在哮鸣音。FEV1为预计值的78%,患者怀孕12周,无其他基础疾病,无烟酒不良嗜好。对青霉素过敏,对海虾过敏。该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有()。

  • A、特布他林
  • B、布地奈德
  • C、沙丁胺醇
  • D、 地塞米松
  • E、 倍氯米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李某,女,36岁,已婚,职员。患者20余年前即有反复发作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发作时曾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未坚持治疗。2年前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给予舒利迭、顺尔宁等药物治疗,病情尚稳定。1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喉中痰鸣,不能平卧等症状,经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现患者仍有咳嗽,喘息气促,喉间痰鸣,咯黄色黏痰,口渴喜饮,身有汗出,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发作性喘息气促20余年,加重1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发作性喘息气促20余年,诊断为哮证。素有哮疾,宿痰内伏于肺,复感外邪,痰随气生,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气道挛急,而致哮鸣、喘息气促;热蒸津液为痰,色黄黏稠;热盛则口干喜饮、便干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亦为痰热壅肺之象。辨证为热哮。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哮病与喘证相鉴别:二者都是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要表现,但喘以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哮以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哮病 中医证候诊断:热哮证中医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剂:定喘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2题:

女,68岁。1年前于坐位早餐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心悸,随之意识丧失跌倒,数分钟后意识恢复,无大汗、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1年来反复发作上述症状3次。发作体位和运动无关。查体:

A、低血糖

B、心律失常

C、癫痫发作

D、体位性低血压

E、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参考答案:B

第3题:

简要病史:女性,75岁,咳嗽、咳痰、气喘反复发作20年,加重2天。


参考答案:【问诊内容】(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诊治经过及相关的鉴别诊断。(1)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2)了解咳嗽、咳痰、气喘等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程度及演变情况。(3)是否有恶寒、发热、咽痛等伴随症状?(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目前疾病的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到医院诊治?是否做过血常规、肺部X线透视或胸片等检查?(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二)相关病史1.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2.既往类似病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

第4题:

男性,63岁,吸烟。反复咳嗽、咳白色泡沫痰20余年,气促10年,近2d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咳黄脓痰,气喘不能平卧。查体双肺语颤减弱,可闻及散在干、湿哆音,心界缩小,心率1 10/min。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扩张

D.肺结核

E.肺癌


正确答案:A
患者老年男性,有吸烟史,有长期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病史,故考虑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明确。因受凉2d来发热伴咳黄色脓痰,气喘不能平卧,体检发现肺部感染体征,结合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史,考虑患者因感染而致急性发作的可能性大。考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第5题:

蛔虫成虫引起反复发作的症状是

A、发热

B、咽部不适

C、气喘

D、腹痛

E、肺部啰音


参考答案:D

第6题:

病例摘要:刘某,男,68岁,已婚,工人。患者加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胸憋等症状,常于冬季发作,症状日渐加重,发作时咳嗽喘憋明显,伴胸闷、咯吐黏痰。2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气喘,经治疗后咳嗽、咯痰缓解,但仍感喘息气促,遂前来中医治疗。目前症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舌淡暗,苔白,脉沉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咳嗽、喘憋20余年,加重2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喘憋20余年,诊断喘证。患者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故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肾阳衰惫,而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肾不纳气故动则喘甚。脉沉弱为肾虚之象。综上所述,辨证为肾气虚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喘证与肺胀相鉴别,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为临床特征,喘促只是肺胀的一个症状。喘证则以喘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喘证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肾气虚证中医治法:补肾纳气方剂:肾气丸合参蛤散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7题:

女,28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气喘症状之后反复发作,春秋常见。1周前受凉后又出现气喘、咳嗽,夜间明显。听诊:两肺散在哮鸣音。FEV1为预计值的78%,患者怀孕12周,无其他基础疾病,无烟酒不良嗜好。对青霉素过敏,对海虾过敏。该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有()

A.特布他林

B.布地奈德

C.沙丁胺醇

D.地塞米松

E.倍氯米松


答案:AB

第8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53岁,已婚,农民。患者5年前出现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常于受凉及劳累后加重,休息保暖后缓解,5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因劳累及受凉后再次出现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自行外敷"止痛膏"后效果不明显,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双膝关节疼痛、肿胀,伴酸楚感,下蹲困难,纳食不香,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痿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双膝关节疼痛5年,再发1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双膝关节疼痛5年,诊断为痹证。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痹阻气血,而见关节疼痛、肿胀、酸楚,活动受限;寒湿为阴邪,故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缓解;湿邪困阻脾胃,脾失健运,而见腹胀便溏、纳食不香;舌质淡、苔白腻、脉濡,主寒湿之象。综上所述,辨证为风寒湿痹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是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以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为特点;痿证则在疾病早期即可见到肢体肌肉萎缩,疼痛症状不明显。诊断:中医疾病诊断:痹证-着痹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湿痹证中医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剂:薏苡仁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9题:

(50~52题共用题干)

女性,30岁,半年前感冒后咳嗽并伴气喘,经治疗好转,此后稍受凉或嗅到特殊气味、灰尘均有气喘发作,1日来受凉喘又发作,较剧,咳嗽,痰不多,收住院治疗

此时检查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两肺呼吸音低

B.肺底少量湿性啰音

C.两肺叩诊过清音

D.两肺散在哮鸣音

E.两肺未见异常


正确答案:D
D。根据患者为女性,30岁,反复咳嗽、气喘,痰不多,结合稍受凉或嗅到特殊气味、灰尘均有气喘发作,考虑支气管哮喘,其典型肺部体征是两肺散在哮鸣音。

第10题:

女性,30岁,半年前感冒后咳嗽并伴气喘,经治疗好转,此后稍受凉或嗅到特殊气味、灰尘均有气喘发作,1日来受凉喘又发作,较剧,咳嗽,痰不多,收住院治疗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胸部X线检查
B.皮肤试验查过敏源
C.支气管舒张试验
D.血IgE检测
E.血气分析

答案:C
解析:
1.根据患者为女性,30岁,反复咳嗽、气喘,痰不多,结合稍受凉或嗅到特殊气味、灰尘均有气喘发作,考虑支气管哮喘,其典型肺部体征是两肺散在哮鸣音。
2.吸入支气管扩张剂20min后FEV1增加>15%以上,且绝对值超过200ml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表示气道反应性增高,有助于诊断哮喘。
3.必可酮或必可松雾化吸入是支气管哮喘巩固治疗和预防复发最好的方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