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创伤现场的救助原则。

题目

简述创伤现场的救助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海难救助的成立要件(“海难救助三原则”)。


参考答案:海难救助是指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水域,对遇险的船舶或其他财产进行救助而在被救助人与救助人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海难救助是海事法特有的制度,其核心是给予海难救助人救助报酬,籍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救助行动。
一般认为,海难救助法律关系成立,亦即如救助人请求被救助人支付海难救助报酬,须满足三个条件(习惯上称之为“海难救助三原则”):
(1)船舶或者货物及其他财产遭受了某种不能自救的海上危险。
(2)救助人的救助行为必须是自愿的,救助人并无法定义务进行救助。
(3)救助须有效果,这是指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全部或部分得救。
但是,如果仅仅是救助人命,由于救助人命是道义上甚至是法定义务,因此,救助人无权主张救助报酬,获救人也无支付任何报酬的义务。

第2题:

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首要原则是( )。

A.快速反应原则

B.人员疏散原则

C.保护现场原则

D.人员救助原则


正确答案:A
[考点]H04-应急处置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案依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六章,第二节,P166-P167。

第3题:

简述社区中毒现场救助原则。


正确答案:1)有心跳呼吸骤停者先行心肺复苏术2)在进行简要问诊、主要项目体检后,迅速确定诊断,评估中毒程度 3)立即制止接触毒物4)尽快排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物,阻止其进一步吸收5)对已吸收的毒物,尽快选择有效药物中和毒素,促进排泄6)积极支持疗法,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监测体温,保护重要脏器

第4题:

火灾现场困有住户时,应本着()、()的抢救原则进行救助。


正确答案:先人员;后财产

第5题:

简述创伤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 (1)创伤治疗的一般原则
注意处理好局部与全身的关系:临床上大部分创伤处理主要是局部,但是对严重损伤、大出血、脱水、休克等病畜应注意全身的治疗。预防和制止创伤感染和中毒:新鲜创应彻底清创,争取第一期愈合,化脓创应清除感染,防止中毒,促进肉芽组织新生,缩短创伤愈合时间。 消除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2)方法:创围清洁;创伤用药;创伤缝合;创伤引流;全身性疗法。
(3)骨折的治疗:
①临场急救:
Ⅰ、固定患部;
Ⅱ充分止血;
Ⅲ清洗消毒防止感染。
②治疗方法:整复固定,机能锻炼,药物辅疗。
Ⅰ整复--“欲合先离,离而复合”;
Ⅱ固定∶分内固定和外固定;
Ⅲ机能锻炼;Ⅳ药物治疗。

第6题:

简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原则。


参考答案:1.自愿原则2.无偿救助原则3.临时救助原则

第7题:

简述尿道创伤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纠正休克,引流尿液,恢复尿道连续性,引流外渗尿,预防尿道狭窄。

第8题:

简述创伤急救的原则。


参考答案:(1)抢救生命第一,确保伤员安全。(2)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3)用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进行抢救,尽可能争取时间;避免因进行抢救而引起新的创伤。

第9题: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先轻后重,先急后缓

第10题:

简述搜救协调通信与救助现场通信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搜救协调通信是指RCC成功收到遇险报警后,与遇险船、参与救助的船舶或飞机及陆上其他有关搜救协调中心间进行的协调搜救活动的通信。RCC距离海事发生现场相对较远,所以搜救协调通信属于远距双向通信,它与遇险报警只向某一方向传输特定信息不同。搜救协调通信应使用合适的海上遇险也安全通信频率,采用无线电话和无线电传等通信方式进行,至于是通过地面通信系统还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搜集协调通信,这主要取决于遇险船舶通信设备的配备和遇险船舶所处的海域。
在救助现场,遇险船舶或救生艇与参与救助的各单位(救助船或飞机)间、各救助单位间为向遇险船提供援助或为救助幸存者而进行的直接通信就是现场通信。现场通信通常采用无线电话或无线电传在中频和甚高频波段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频率上进行。飞机参与现场通信时,通常采用的频率为3023kHz、4125kHz和5680kHz。此外救助飞机还可以使用2182kHz、156.8MHz与其他移动单位通信。现场通信属于近距双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