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65 岁,双眼高度近视50余年其眼底可能出

题目

女性患者,65 岁,双眼高度近视50余年其眼底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患者,65 岁,双眼高度近视50余年若该患者,发生黄斑裂孔,应给予的治疗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2、气-液交换
3、玻璃体注气

第2题:

女性患者,65 岁,双眼高度近视50余年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玻璃体变性
2、白内障
3、视网膜脱离
4、青光眼

第3题:

患者男性,35岁,双眼高度近视,2周前觉右眼下方黑影,3天前视力骤降。检查右眼矫正视力0.01,眼前段(-),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灰白色隆起,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C、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D、视网膜脱离

E、高度近视黄斑变性


参考答案:D

第4题:

女性患者,65岁,双眼视力下降1年,既往糖尿病20余年。查体:视力右0.1,左0.25,矫正不提高。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可见多处微血管瘤、出血斑,尤以右眼为重,可见硬性渗出和棉絮斑。若黄斑区增厚,距中心凹500um 以内有硬性渗出,应给予的治疗有哪些?


正确答案:格栅样光凝

第5题:

女性患者,65岁,双眼视力下降1年,既往糖尿病20余年。查体:视力右0.1,左0.25,矫正不提高。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可见多处微血管瘤、出血斑,尤以右眼为重,可见硬性渗出和棉絮斑。此时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什么?


正确答案: 1、FFA
2、OCT

第6题:

女性患者,65 岁,双眼高度近视50余年 若在该患者眼底后极部发现细线状黄白色条纹,交叉分布呈渔网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改变是变性型近视眼Bruch 膜最典型的病变
  • B、此改变位于视网膜的最深层
  • C、此改变边缘有细的色素颗粒
  • D、此改变常见于黄斑区
  • E、此改变造影早期表现为不连续的高荧光线条
  • F、此改变不全并发黄斑区视网膜出血

正确答案:A,B,C,D,E

第7题:

患者16岁,男,双眼视力逐渐下降6 年,既往史:夜盲8年,高度近视5年, 查体:VOD=0.08,VOS=0.1,矫正VOD=0.15(-10D),VOS=0.2(-10D),双眼晶状体后囊混浊,眼底见扇贝型的RPE 和脉络膜萎缩,位于周边视网膜,萎缩区延伸连接形成花瓣状。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正确答案: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第8题:

32岁女性,双眼前有黑影飘动4年,右眼-10.00D,矫正视力0.6,左眼-8.00D,矫正视力0.8。本病诊断为A、双眼高度近视

B、双眼高度远视

C、散光

D、双眼弱视

E、斜视

下一步做何检查A、散瞳验光

B、小瞳电脑验光

C、散瞳查眼底

D、B超检查

E、眼底造影检查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第9题:

患者16岁,男,双眼视力逐渐下降6 年,既往史:夜盲8年,高度近视5年, 查体:VOD=0.08,VOS=0.1,矫正VOD=0.15(-10D),VOS=0.2(-10D),双眼晶状体后囊混浊,眼底见扇贝型的RPE 和脉络膜萎缩,位于周边视网膜,萎缩区延伸连接形成花瓣状。该患者可能的FFA所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RPE 萎缩是广泛高荧光
2、边界清楚的RPE 及脉络膜萎缩区是无荧光区
3、无荧光区中残存稀疏的大脉络膜血管

第10题:

女性患者,65 岁,双眼高度近视50余年关于该患者的视力预后,正确的说法是:()

  • A、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时视力急剧下降
  • B、出现Fuchs 斑时,视力下降
  • C、出现萎缩性视网膜裂孔时,视力急剧下降
  • D、出现格子样变性时视力急剧下降
  • E、出现玻璃体后脱离时,视力急剧下降
  • F、出现周边视网膜霜样变性时视力急剧下降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