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个电影艺术家()发现了()的技巧,以及多次曝光、叠印、合成等,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达能力。

题目

世界第一个电影艺术家()发现了()的技巧,以及多次曝光、叠印、合成等,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达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们在电影中会看到电影画面的渐隐渐现,这在电影剪辑中是()手法。

  • A、淡出淡入
  • B、切入切出
  • C、溶出溶入
  • D、叠印

正确答案:A

第2题:

()有意识地发现归纳剪辑的手法,创建起了一种独特的电影语言;通过剪辑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电影时空。代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发明了:闪回电影手法、平行剪辑技巧和加速剪辑手法。


正确答案:格里菲斯

第3题:

魔术师(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停机再拍的技巧,又挖掘了“二次曝光”、“多次曝光”、“合成照相”等技巧,发明了“叠印”、“模型”以及溶入、溶出和淡入、淡出等组接方法,并发展了不同的类型的电影。

A.卢米埃尔兄弟
B.爱迪生
C.爱森斯坦
D.梅里爱

答案:D
解析:
乔治·梅里爱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1861年12月8日生于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于巴黎,罗培·乌坦剧院的经理。[1]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 作品有《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仙女国》等。 乔治·梅里爱父亲是制造商。他从小就显露出绘画和表演方面的才华,17岁时就在家里穿着戏装表演各种戏剧。后来,他果然成了一名魔术师和木偶戏演员。与妻子的结合给27岁的梅里爱带来一大笔财产,加上父亲的遗产使他能够在1888年买下罗培·乌坦剧院。从此他便沉醉于把神话剧和滑稽剧相结合的戏剧艺术事业中。 一次,梅里爱放映拍成的影片时发现一辆行驶的公共马车忽然变成了运棺材的马车,感到惊惑不解,原来那天拍摄时,胶卷因机器故障被挂住了,再拍时,一辆运棺材的马车恰好行驶在原来马车的位置上。这次偶然的事故使身为魔术师的梅里爱茅塞顿开,明白了“停机再拍”的奥妙。 他在1899年拍摄的《灰姑娘》中,巧妙地用了停机再拍技术,创造出了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身上那套破旧衣服一下子变成绚丽的晚礼服。 银幕工艺 他在1902年拍摄的《印度橡皮头》中,首次使用了分裂银幕工艺,用分次曝光的方法,在同一个画面中拍摄了他自己扮演的两个不同角色,取得了令人捧腹的视觉效果。 魔术手法 另外,他采用“魔术照相”的手法,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在《灰姑娘》中他就运用了慢动作摄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飞翔。他还首次透过玻璃鱼缸拍摄水下的情景。梅里爱是对当时各种电影表现手法予以创造性应用的人。他拍摄的大量短片中既有仙境般的镜头又有令人恐怖的场景。他因此被誉为是魔幻大师。

第4题:

1932年创办的()电影节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


正确答案:威尼斯电影节

第5题:

以下电影中,内容与电影史无关的电影是()。

  • A、《雨中曲》
  • B、《红色沙漠》
  • C、《艺术家》
  • D、《天堂电影院》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

  • A、嘎纳国际电影节
  • B、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 C、东京国际电影节
  • D、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正确答案:D

第7题:

法国的()兄弟拍摄的早期影片《婴儿喝汤》、《火车进站》等,属于纪录性的电影时空影片。 法国电影艺术家()发现和创造了“停机再拍”的省略原则,他用一个镜头拍摄剧情中的一段戏,这段戏类似舞台剧中的一幕或一场,被称之为“舞台式的电影时空”。 美国电影艺术大师()从梅里爱的“停机再拍”的省略原则中得到启示,把每段戏中的事件和动作再加以分解,形成电影自由处理时空的转换原则。 瑞典电影艺术大师()在影片《()》(又名《杨梅树下话当年》)里,运用时空交错的方式着意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把现实与梦幻并列起来加以表现,创造了电影的心理时空。这部影片开拓了电影的语言,改变了电影的时空结构,被称为“()”。


正确答案: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伯格曼;野草莓;梦的电影

第8题:

电影《艺术家》用黑白无声片的形式展现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这段历史。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关于视听语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爱普斯坦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 B、广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包括电影剪辑的技巧
  • C、狭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中包括人物、行为、环境
  • D、视听语言的语法,是符合人类经验与习惯的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

  • A、柏林国际电影节
  • B、威尼斯电影节
  • C、戛纳电影节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