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分水岭。

题目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分水岭。

  • A、1992
  • B、1993
  • C、1994
  • D、199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1992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

A、邓小平的东方谈话

B、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C、十二大

D、十三大

E、十四大


答案:BE

第2题:

邓小平关于判别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终形成于()

A、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时期

B、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中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参考答案:D

第3题:

第 26 题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正确答案:D

第4题: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的标志是(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答案:C
解析: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
形成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本题答案选C。

第5题:

1992年,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三大

D.邓小平南方谈话


参考答案:AD

第6题: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标志着()

A、邓小平理论的萌发

B、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C、邓小平理论的成熟

D、邓小平理论进入发展期


标准答案:C

第7题:

以()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发表


正确答案:AC

第8题:

试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原因、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集中论述了“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段话准确地说明了“改革”、“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而这种认识的明确开端,则是在1985年。这年3月7日,邓小平提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8页。)8月30日,他再次谈到:“过去我们搞土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现在搞体制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也是一场革命。”自此时起,“改革”成为时代强音,而“解放生产力”也进入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版图。它被放在“发展生产力”之前,更突出了改革的重要意义。

第9题:

90年代改革的两个标志性事件是()。

A、取消收容制度

B、邓小平南方讲话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答案:BD

第10题:

新时期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十五大报告
  •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报告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