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郭沫若、王亚南和陈寅恪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题目

概述郭沫若、王亚南和陈寅恪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解放后在隋唐史研究领域和陈寅恪先生齐名的中山大学教授兼同事是谁?


正确答案: 岑仲勉

第2题:

梁启超和王国维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哪些?


正确答案: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一文,这是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演化进程的第一篇专题论文;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和《殷周制度论》则是用西方实证史学研究中国先秦政治制度史的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王国维首创了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甲骨文)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史记·殷本纪等》)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这种方法对现代史学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第3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A、曾资生

B、杨熙时

C、白钢

D、张晋藩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三通”,指的是()。

  • A、《史记》
  • B、《通典》
  • C、《通志》
  • D、《文献通考》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以下学者中,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最好的是()。

  • A、梁思永
  • B、李约瑟
  • C、郭沫若
  • D、蒋赞初

正确答案:B

第6题:

概述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什么?


正确答案: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初步繁荣时期。表现:①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其中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②出现了一批中国政治制度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性质的学术著作。比较重要的有: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两汉文官制度》,杨熙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第7题:

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最好的是()

  • A、郭沫若
  • B、李约瑟
  • C、梁思永
  • D、蒋赞初

正确答案:B

第8题:

概述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参考答案: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初步繁荣时期。表现:①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其中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②出现了一批中国政治制度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性质的学术著作。比较重要的有: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两汉文官制度》,杨熙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第9题:

以下哪些学者撰写过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性作品。()

  • A、郭沫若
  • B、傅斯年
  • C、陈寅恪
  • D、范文澜

正确答案:A,D

第10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学术性论文和专著成倍增长。论文超过2000篇、各类专著超过百部。最具代表性的有白钢主编的10卷本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它可以说是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与国内以往中国政治制度史著述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侧重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制度设置的静态描述和制度运行机制的动态分析来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其它有关专著主要还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
(2)禁区冲破后多种理论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
(3)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有向政治学转移的趋势。
(4)以史资治。运用政治制度史研究成果为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肃贪、整顿吏治、加强监察等现实政治服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