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题目

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国民政府组织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属于国民政府五院的有: ( )

A、行政院

B、立法院

C、司法院

D、都察院

E、考试院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构成及性质。


参考答案:1、立法院,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设置法制、外交、财政、经济、军事等常设委员会和其他临时委员会。
2、司法院,国民政府最高司法机关。下设司法行政部、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等。
3、考试院,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每逢考试设有典试委员会和试务处。
4、监察院,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设有审计部监督国民政府所属各机关预算、计算、收支及稽查财政上不法行为。
5、行政院,下设九部、两个委员会、一署和其他机构。

第3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_________年发表的_________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
1632   《大教学论》

第4题:

贵族制的出现对雅典民主制的形成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保证了集体领导
  • B、保证了平等协商
  • C、促使了任期制和选举制的出现
  • D、为民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正确答案:D

第5题:

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 《_( )》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答案:大教学论,
解析:

第6题:

奠定民主制的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

①颁布“解负令”外,还限制购买土地的数量;
②使私有财产继承摆脱血缘关系束缚,财产权具有纯粹个人的性质;
③要求父亲要教会儿子一种手艺,否则儿子可以不赡养他。元老院检查每个人谋生之道,惩罚没有行业的人。这样,他就建立了以私有制为核心,以中产阶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为主体的民主制的社会基础。


第7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以党治国”和“五院制”的基础上,国民党及其政府的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国民党领导体制变化,将总裁“代行”职权改为“行驶”;五院制政府内部职权也有所变化,以因人而异的变更国府主席的权利更为突出,五院职权被剥削了;实行党政军一体化,采取“行政三联制”;抗日战争时期还对基层政权做了调整,实行“新县制”。

第8题:

法人财产权确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A.为清晰产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B.使企业法人找到了存在基础

C.为公有制经济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D.为企业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

E.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流动创造了条件


正确答案:ABDE
解析:法人财产权确立的重要意义在于:①为清晰产权奠定了理论基础,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②使企业法人找到了存在的基础,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③为企业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开辟了道路;④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保值、增值创造了条件。

第9题:

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与孙中山设想的五院制有哪些区别。


正确答案: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孙中山主张在宪政开始后才实行五院制,前提是经过训政后,人民已学会掌握四种政权,政府依人民意志执行五种治权,目的是为了“还政于民”。而国民政府则把五院制提前到训政时期执行,而且把人民四种权力交给国民党,并由国民党中央指挥、监督政府行使五种治权,其实质是利用训政以剥夺人民权力,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

第10题:

“今西安乃古之长安,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在此兴文立武,制礼作乐,其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西周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典章制度”应该是()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