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法庭质证的语气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

题目

未经法庭质证的语气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未经质证的证据,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违反了()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对等原则

C.同等原则

D.辩论原则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证据采信规则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

B.未经法庭开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

C.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D.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


正确答案:ABCD

 A项符合《行诉解释》第30条的规定,BCD项符合第31条的规定。

第3题:

下列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

A.以欺骗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工具

B.刑讯逼供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

C.以威胁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

D.未经法庭质证的鉴定结论


正确答案:BCD
参见《刑事诉讼法》第42、43条,《刑诉解释》第58、61条,目前对违法收集的证据仅限于
言词证据不予采纳。

第4题:

有关证据质证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证据不是必须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B、物证原物可以不进行质证
C、质证是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的过程
D、证人必须当场对质,因此,证人应旁听法庭审理

答案:C
解析:
质证是指当事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事,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同时规定,对书证、物证、试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还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确实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试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第5题:

有关证据质证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证据不是必须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B.物证原物可以不进行质证
C.质证是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的过程
D.证人必须当场对质,因此,证人应旁听法庭审理

答案:C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314页
质证是指当事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事,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同时规定,对书证、物证、试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还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确实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试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第6题:

鉴定意见在诉讼中可以不经过法庭质证,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参考答案:错误

第8题:

若甲对行政拘留处罚提起行政诉讼并经二审,县公安局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了新的证据,则对此证据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法庭质证后可作为二审法院撤销一审裁判的根据

B.经法庭质证后可作为二审法院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

C.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一审裁判的根据

D.不能作为二审法院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


正确答案:CD

本题考查证据效力问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31条第3款的规定,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因此CD项是正确答案。

第9题:

根据相关规定,未经()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A.认证
B.质证
C.举证
D.作证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343 / 2019版教材P342
质证,是指当事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有无以及证明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过程。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10题:

未在法庭上辩论和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