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人民检察院对代表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讯问

题目

省级人民检察院对代表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

  • A、根据该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案件情况,制定详细的讯问提纲,采取适宜该未成年人的方式进行,讯问用语应当准确易懂
  • B、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告知其如实供述案件事实的法律规定和意义,核实其是否有自首、立功、检举揭发等表现,听取其有罪的供述或者无罪、罪轻的辩解
  • C、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法定代理人无法或不宜到场的,可以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意或按其意愿通知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社会工作者、教师、律师等合适成年人到场
  • D、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检察人员参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因抢劫罪被立案侦查,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突然患有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丧失诉讼行为能力,人民检察院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是正确的?( )

A.人民检察院可以中止审查

B.人民检察院应当中止审查

C.人民检察院应当继续审查起诉,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D.人民检察院应当终止审查


正确答案:A
30.答案:A 考点:审查起诉阶段中止审查的运用讲解:《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73条规定:“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潜逃或者患有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民检察院可以 中止审查。”“共同犯罪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潜逃的,对潜逃犯罪嫌疑人可以中止审查;对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应当照常进行。”因此,本题应选A。

第2题:

无国籍人吉姆涉嫌在某市为外国情报机构窃取我国秘密,侦查机关报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吉姆。该市检察院该如何审查批捕?( )

A.可以直接审查批准逮捕吉姆

B.应当报请省检察院审查批准

C.应当审查并提出意见后,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外交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

D.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报经外交部备案后,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正确答案:C
参见《高检规则》第94条的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案件或者涉及国与国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案件以及在适用法律上确有疑难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外交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直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外国人、无国籍人涉嫌本条第1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犯罪的案件,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报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省级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同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直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第3题:

钱某(美籍华人)因涉嫌在我国领域内贩毒被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则人民检察院应如何处理?( )。

A.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外交部的意见后,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C.直接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批捕

D.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报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并由其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意见后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同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正确答案:D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94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案件或者涉及国与国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案件以及在适用法律上确有疑难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外交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直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外国人、无国籍人涉嫌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犯罪的案件,由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出意见,报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省级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同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直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4题:

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决定有( )。

A. 批准逮捕
B. 批准逮捕并补充侦查
C. 不批准逮捕
D. 不批准逮捕并补充侦查

答案:A,C
解析:

第5题:

共用题干

公安机关将正在实施抢劫的蒋某拘留,后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审查后,不得作出下列哪些决定?
A:补充侦查的决定
B:批准逮捕的决定
C: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D:取保候审的决定

答案:A,D
解析:
根据《刑诉解释》第113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根据情况,对被告人可以决定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逮捕。人民法院适用强制措施的对象有可能是自诉案件的被告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遇缉在案的;(3)越狱逃跑的;(4)正在被追捕的。BD项属于适用公安机关拘留的法定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刑事诉讼法》第73条,《高检规则》第110条。原则上,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只有两种情况下可以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固定住处的;(2)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不得要求被监视居住人支付费用。
选项A属于预备犯罪,符合《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的第(1)种情形,因此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选项B属于第(3)种情形,即在犯罪嫌疑人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因此亦可以先行拘留。选项C属于第(4)种情形,即犯罪后企图逃跑,因此可以先行拘留。选项D属于第(6)种情形,同样可以先行拘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8条,逮捕由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执行。此案尚在侦查阶段,也不是自诉案件,因此,不由人民法院决定逮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9条,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补充侦查和取保候审的决定是不得作出的。
根据《高检规则》第100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有下列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1)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2)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两次传讯不到案的;(3)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24小时以内向公安机关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4)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严重妨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的。四个选项均属于可以逮捕的情形。

第6题:

冯某因敲诈勒索而被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该案件的时候——。

A.应当讯问冯某

B. 可以讯问冯某

C. 一般情况下,应当不讯问冯某

D. 特殊情况下才可以不讯问冯某


正确答案:A

第7题:

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48小时内进行讯问。( )


正确答案:B
《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8题:

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以下关于未成年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可以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B.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

C.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检察人员参加

D.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迭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可以送达法定代理人


正确答案:C
38.答案:C 考点:本题考察的是未成年特殊的诉讼程序讲解: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0条第1款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故A错误;第10条第4款规定:“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故B错误;第 10条第5款规定:“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检察人员参加。”故C正确;第 22条第2款规定:“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故D错误。本题应选C。

第9题: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表述,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有:

A.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报请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如果发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实际年龄难以判断, 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B.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除犯罪嫌疑人外, 法定代理人在场的也应当在讯问笔录上签字、 盖章或者摁指印
C.某县公安机关依法逮捕涉嫌故意杀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甲, 某县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甲的逮捕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 应当释放甲或者对甲变更强制措施
D.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有异议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 根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 14 条规定:“ 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应当重点审查其是否已满十四、 十六、 十八周岁。 对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难以判断, 影响对该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认定的, 应当不批准逮捕。 需要补充侦查的, 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可知, 对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难以判断, 并且“ 影响对该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认定的”, 应当不批准逮捕, 故, 选项 A 错误。 根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 23 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本规定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的规定。” 第 17 条第六款规定:“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中侵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 可以提出意见。 讯问笔录应当交由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并由其在笔录上签字、 盖章或者捺指印确认。” 故, 选项 B 正确。 根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 22 条第三款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是否有必要继续羁押。 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 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可知, 该项表述错误, 须“ 建议”, 故, 选项C 错误。 根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 31 条规定:“ 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或争议较大的案件, 人民检察院可以召集侦查人员、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诉讼代理人、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 理人、 辩护人举行不公开听证会, 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理由。” 第 33 条第二款规定:“送达时, 应当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 如果对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不服, 可以自收到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可知, 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有异议的, 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故, 选项 D 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CD。

第10题:

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对讯问全过程实施不间断的录音、录像。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