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为了实施诈骗,伪造身份证、驾驶证,后用伪造的证件诈骗钱物2万

题目

刘某为了实施诈骗,伪造身份证、驾驶证,后用伪造的证件诈骗钱物2万余元,这种情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刘某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 B、应当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和诈骗罪对刘某数罪并罚
  • C、应当对刘某以诈骗罪处罚
  • D、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是为了实施诈骗,属牵连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为实施某方面诈骗活动,伪造了身份证、工作证、某单位的授权委托书、印章及其他有关的公文,但在行骗过程中被人识破了真相,导致诈骗失败,而对于李某的行为我们应()。

A.认定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未遂)与伪造公文罪,实行数罪并罚

B.认定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未遂)与伪造公文罪,两罪构成牵连犯,以一重罪论处,应定诈骗罪(未遂)

C.认定为只构成了诈骗罪(未遂),伪造公文的行为被诈骗犯罪所吸收

D.认定为构成伪造公文罪,因为李某的诈骗行为并没有既遂


参考答案:B

第2题:

伪造驾驶证,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

A.对

B.错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甲承租乙的房屋后,伪造身份证与房产证交与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不知有假,为其售房给不知情的丙,甲获款300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触犯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同时是诈骗罪的教唆犯

B.甲是诈骗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正犯

C.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与诈骗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D.由于存在牵连关系,对甲的行为应以诈骗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第4题:

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用()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

A:伪造的汇票
B:伪造的汇款凭证
C:变造的支票
D:伪造的委托收款凭证
E:伪造的银行存单

答案:B,D,E
解析:
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AC属于票据诈骗罪。

第5题: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想象竞合犯?

A:甲某为了偷取石油,将输油管砸坏,窃取了大量的石油,引起了火灾,涉嫌盗窃罪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B:甲某伪造身份证件用于诈骗,并且骗取了数额较大的财物,涉嫌伪造身份证罪和诈骗罪
C:甲某为了强奸乙某,强行闯入乙某的住宅,然后将乙某强奸,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和强奸罪
D:甲某将乙某绑架作为人质,向乙父母索要巨额赎金未成,将乙某杀害,涉嫌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

答案:A
解析:
B属于典型的牵连犯;C是典型的吸收犯;D属于法定的一罪处罚或包容一罪的情形。

第6题:

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正确答案:A
解析: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有以下的几个特征: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本题中,甲的行为符合牵连犯的构成特征,属于罪数论中的牵连犯。

第7题: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并用于诈骗、招摇撞骗等犯罪活动的,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

A.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B.诈骗罪、招摇撞骗罪
C.应当将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与诈骗罪、招摇撞骗罪数罪并罚
D.是牵连犯,按照其中的重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与诈骗罪、招摇撞骗罪的竞合关系。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并用于诈骗、招摇撞骗等犯罪活动的,是牵连犯,按照其中的重罪处罚。

第8题:

马某伪造港币,价值达到数十万元。马某的罪名构成应是()。

A.构成伪造有价票证罪

B.构成伪造有价证券罪

C.构成诈骗罪

D.构成伪造货币罪


参考答案:D

第9题:

甲承租乙的房屋后,伪造身份证与房产证交与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不知有假,为其售房给不知情的丙,甲获款300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触犯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同时是诈骗罪的教唆犯
B:甲是诈骗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正犯
C: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与诈骗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D:由于存在牵连关系,对甲的行为应以诈骗罪从重处罚

答案:A
解析:
【考点】牵连犯;间接正犯【详解】理论上,正犯有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之分。直接正犯是指亲手实施犯罪,实现了犯罪主、客观构成要件的人。本案中,甲伪造身份证与房产证,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而且是这两个罪的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指将他人作为工具,以实现自己犯罪目的的人。本案中,甲利用不知情的中介公司对丙实施诈骗,是一种利用他人缺乏故意的行为,属于诈骗罪的间接正犯,而非教唆犯,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B是正确的。刑法理论上,牵连关系一般是指前后两个行为之间存在的手段与目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案中,甲伪造身份证与房产证的行为与诈骗行为之间存在着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关系,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由于存在牵连关系,按照我们通行理论及司法实践,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与诈骗罪成立牵连犯,应当按照一重罪从重处罚,在本案中就应当是以诈骗罪从重处罚,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第10题:

下列行为中应当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的是()。

  • A、王某招募谢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B、黄某为童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诈骗方案、术语清单
  • C、刘某与陈某事先通谋,先由刘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再由陈某将诈骗所得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通过交易游戏点卡套现
  • D、贾某明知朱某利用虚假网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涉案金额巨大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