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如对单位判处罚金,则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能再判处罚金。

题目

单位犯罪的,如对单位判处罚金,则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能再判处罚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刑法》第30条和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全部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

B.在双罚制下,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与自然人犯罪相同的刑罚

C.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具有局限性

D.从现行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来看,所谓另有规定即指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


正确答案:ACD
[考点]双罚制
ACD。双罚制下,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与自然人犯罪相同的刑罚(如《刑法》第150条)。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对单位判处罚金,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较自然人犯罪轻的刑罚(如《刑法》第387条)。因此B项错误,A、D项说法均正确,当选。C项所说的局限性是指单位犯罪以刑法有明文规定为限。故A、C、D项当选。

第3题:

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偷税罪处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点是偷税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4题:

我国刑法规定:除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对单位判处罚金

B.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C.对主要负责人判处刑罚

D.撤销法人资格


正确答案:B

第5题:

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偷税罪处罚。 ( )


正确答案:√
本题考点是偷税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6题:

根据《刑法》对于内幕交易构成犯罪的相关规定,单位从事内幕交易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正确答案:B
考点:熟悉重大资产重组的信息管理和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见教材第十二章第一节,P481。

第7题:

1 4 . 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偷税罪处罚。 ( )


正确答案:√
1 4 .√    【解析】本题考点是偷税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8题:

我国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制,即同时处罚犯罪的单位和该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刑罚。()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 ),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A.刑罚

B.罚金

C.罚款

D.没收财产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答案:A,B,C,D
解析:
A项说法错误。单位不仅可以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也可以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如《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就是单位过失犯罪。B项说法错误。单位犯罪不同于共同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单位本身犯罪,不是单位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共同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犯罪行为实际就是单位的行为。C项说法错误。单位犯罪的单罚制是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有时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不处罚单位。D项说法错误。《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据此可知,对于单位只能适用罚金刑,不能适用没收财产。故选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