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至今年10月间,犯罪嫌疑人汪某、林某合谋在境外组建诈骗团

题目

去年2月至今年10月间,犯罪嫌疑人汪某、林某合谋在境外组建诈骗团伙,以冒充“公检法”的手法针对中国大陆民众实施电信诈骗,受骗人员涉及25个省市,共200人,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关于该案的办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在侦办该案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提取存储在境外的相关电子数据
  • B、公安部可以指定25省中的某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 C、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扣押、封存汪某作案使用的电脑以及计算电子数据完整性校验值等方式保护收集的电子数据的完整性
  • D、该案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公安机关应当将收集、提取的原始存储介质或者电子数据以封存状态随案移送,并制作电子数据的备份一并移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而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正确答案:B
B【解析】根据《刑法》第87条第l项的规定,犯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甲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因此对此行为的追诉时效为5年。该行为到2003年6月时,已经超过5年,因此对该4000元的诈骗金额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甲与乙构成诈骗共犯,应当根据共同诈骗的财产数额认定犯罪金额,而非根据分赃数额认定犯罪金额。据此,应选选项B。

第2题:

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间,犯罪嫌疑人汪某、林某合谋在境外组建诈骗团伙,以冒充“公检法”的手法针对中国大陆民众实施电信诈骗,受骗人员涉及25个省市,共200人,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关于该案的办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在侦办该案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提取存储在境外的相关电子数据

B.公安部可以指定25省中的某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C.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扣押、封存汪某作案使用的电脑以及计算电子数据完整性校验值等方式保护收集的电子数据的完整性

D.该案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公安机关应当将收集、提取的原始存储介质或者电子数据以封存状态随案移送,并制作电子数据的备份一并移送


参考答案:A, B, C, D

第3题:

下列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后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A)犯罪嫌疑人甲将邻居王某杀死

(B)犯罪嫌疑人乙在M县盗窃一辆摩托车后,又窜至N市抢劫作案一起

(C)犯罪嫌疑人丙自1998年至1999年间,盗窃2起,寻衅滋事2起,诈骗2起

(D)犯罪嫌疑人赵某、钱某、孙某、李某共同抢劫某县一商场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犯罪嫌疑人林某被逮捕后,可以在办案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人员有( )。

A.甲,系林某配偶
B.乙,系林某父亲
C.丙,系林某辩护人
D.丁,系林某姑父
E.林某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核强制措施的变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3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5题:

汪某和郑某因承揽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追加林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入。案件审理过程中,汪某和郑某达成调解协议,协议中确定了林某承担一定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调解协议不需要征得林某的同意
B:该调解协议不能确定林某承担责任
C:调解书应当同时送达林某
D:林某反悔不影响调解书的生效

答案:C
解析:
【考点】调解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责任。详解:《民诉法解释》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调解民事案件,需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应当经其同意。该第三人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裁判。与判决不同,由于调解书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调解书需要确定第三人承担责任的,需要征得第三人的同意,A选项不需要征得林某同意是错误的,B选项不能确定林某承担责任是错误的,所以,A、B选项错误。调解书应当同时送达第三人,所以,C选项正确。应当承担责任的第三人反悔的,调解书不生效,法院应当及时判决,D选项错误。

第6题:

犯罪嫌疑人汪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在审查起诉阶段被监视居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汪某未经检察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B.汪某不能与其妻子、儿子住在一起

C.汪某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可以变更为取保候审

D.汪某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


正确答案:D

第7题:

某银行工作人员汪某参与了李某的贷款诈骗罪行,汪某可能涉及的罪名有( )。

A.骗取贷款罪

B.贷款诈骗罪

C.洗钱罪

D.贪污罪

E.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BDE
解析:汪某参与贷款诈骗犯了贷款诈骗罪;汪某究竟犯DE哪项罪名,要看汪某属于什么犯罪主体。

第8题: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正确答案:B
根据《刑法》第87条第1项,犯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甲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此行为的追诉时效为5年。该行为到2003年6月时,已经超过5年,因此对甲1997年3月诈骗他人4000元的行为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甲与乙构成诈骗共犯,应当根据共同诈骗的财产数额认定犯罪金额,而非根据分赃数额认定犯罪金额。据此,选项B正确。

第9题:

犯罪嫌疑人林某被逮捕后,可以在办案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人员有( )。

A、甲,系林某配偶
B、乙,系林某父亲
C、丙,系林某辩护人
D、丁,系林某姑父
E、林某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核强制措施的变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3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10题:

郑楠原系某企业保卫科工作人员,后被借调到林州市公安局某分局治安科工作。2005年2月期间,郑楠受指派与民警杨某等人查办一起奸淫幼女案。郑楠参与了传唤、抓捕、审讯等工作,具有侦查职责。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对汪某进行传唤后,明知汪某为 犯罪嫌疑人,在接受汪某的父母宴请及2,700元财物之后,郑楠放弃了对汪某的抓捕,亦未向治安科领导汇报,致使汪某1年多不能归案。郑楠的行为构成何罪?( )
A.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B.包庇罪
C.徇私枉法罪
D.玩忽职守罪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