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因盗窃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拘留处罚执

题目

张某因盗窃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拘留处罚执行完毕后查明其还实施了抢夺违法行为并且还在处罚时效内,如果对其抢夺行为决定拘留15日,在执行时应与之前拘留10日的处罚先合并再决定执行期限,且不能超过20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6年3月5日,违法行为人李某因抢夺被县公安局决定给予行政拘留10日。执行5日后,县公安局又查出了李某盗窃的行为,决定行政拘留15日。制作处罚决定书做法正确的是( )。

A.一份处罚决定书中分别写明对抢夺、盗窃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及合并执行的内容
B.对抢夺、盗窃违法行为分别制作处罚决定书
C.一式多份决定书中一并写明对抢夺、盗窃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
D.在抢夺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上加注对盗窃违法行为的处理决定

答案:A
解析:
根据最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一条:一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可以制作一份决定书,分别写明对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内容和合并执行的内容。一个案件有多个违法行为人的,分别决定,可以制作一式多份决定书,写明给予每个人的处理决定,分别送达每一个违法行为人。
第一百六十二条: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行政拘留处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违法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与正在执行的行政拘留合并执行。
违法行为人李某因抢夺在被执行行政拘留10日的过程中,发现之前又有盗窃行为,被处以15日的行政拘留,应将两种处罚决定合并执行,可以制作一份决定书,因此选择A项。

第2题:

下列行政案件中,对两种以上违法行为分别决定合并执行符合规定的是()。

  • A、甲因盗窃被抓获,甲还交代了前几天诈骗的事实,对甲的盗窃、诈骗行为分别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
  • B、乙因抢夺被抓获,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执行5日后,公安机关经举报又查证了他盗窃的事实,对乙的盗窃行为决定行政拘留15日,对其盗窃、抢夺的处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20日
  • C、丙因诈骗被抓获,他不但承认了诈骗的事实,还承认了去年5月嫖娼的事实,公安机关对丙的诈骗、嫖娼行为分别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和行政拘留5日,合并执行行政拘留15日(不考虑并处罚款问题)
  • D、丁殴打他人被处行政拘留10日,同时还因盗窃被处行政拘留15日,对丁的处罚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25日行政拘留

正确答案:A

第3题:

1998年王某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1年,王某走私的违法行为被举报。对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______

A、由公安机关处罚,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B、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

C、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如果海关认为对甲应予行政拘留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决定

D、不予处罚


参考答案:D

第4题:

王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被某县公安局决定给予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在送所执行时发现王某刚满15周岁零7个月。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当()

  • A、依法执行行政拘留
  • B、将拘留处罚改为罚款
  • C、不再执行拘留处罚
  • D、根据王某的悔过表现决定是否执行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C

第5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决定对甲给予行政拘留,在处罚前甲因同一行为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予折抵
  • B、公安机关决定对乙给予行政拘留,在处罚前乙因同一行为被继续盘问或者询问查证的时间,不予折抵
  • C、公安机关决定对丙给予行政拘留,在处罚前丙因涉嫌其他犯罪被刑事拘留、逮捕的时间应当折抵行政拘留
  • D、公安机关决定对丁给予行政拘留,在处罚前丁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应当折抵行政拘留

正确答案:A,B

第6题:

赵某(13周岁)、李某(15周岁、曾因违反治安管理被公安机关处罚)、陈某(17周岁、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陆某(19周岁、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观看足球比赛时在赛场内燃放烟花,并向场内投掷杂物,情节严重。公安机关对赵某等四人的处罚决定及执行正确的有:

A.对赵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予执行
B.对李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并执行
C.对陈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
D.对陆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

答案:C
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二十一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陈某17周岁但之前无治安违法行为,因此属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
因此,选择C选项。

第7题:

张某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在其交纳保证金,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处罚。对其保证金应予()。

  • A、收缴
  • B、追缴
  • C、没收
  • D、扣押

正确答案:C

第8题:

共用题干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只决定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拘留处罚?()
A:王某,现年15岁,因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3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B:胡某,现年17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因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而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5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C:安某,现年65岁,因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而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5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D:罗某,正在怀孕,因散布他人隐私而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5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答案:A,B,D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D选项中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不能由市行政执法局行使。此权力专属于公安机关及具体事件中类似性质的机关。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故本题中1万元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该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可见环保局对甲厂每日加处300元罚款,是合法的。故B选项错误。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的主体,科以新的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的强制履行措施。可见本题中的300元即属于执行罚。故A选项错误,不应选。此外,从本题的题干并不能得出环保局作出的1万元罚款行为是违法行为。C选项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l周岁婴儿的。因此,A项符合上述第1种情形,正确。胡某,系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且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的第2种情形,因此,B项当选。对于C项,安某尚未年满70周岁,而且也不具有法定的不予执行行政拘留的其他情形,因此,C项错误,不当选。对于D项,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的第4种情形,因此,D项当选。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9~10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1~12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不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而根据该法第14条,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据此,选项A的说法正确。根据该法第20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故乡级、中央级行政机关原则上没有处罚实施权,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选项B中的“法规”涵盖了地方性法规,故错误。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的罚款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4条规定,县政府的规定不能创设行政处罚,也不能具体规定行政处罚,故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条第2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处罚无效,故选项D的说法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毁损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可见A、D项正确。治安行政调解的适用条件限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B选项错误。对于符合适用治安行政调解的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但调解处理并非公安机关的必然选择,C选项认为只要符合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公安机关就应当适用调解,是错误的。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相对人实施的惩罚性措施。A项的没收保证金是在刑事诉讼中实施的,故不属于行政处罚。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弥补超生给社会造成的损害,故B项不属于行政处罚。吊销驾驶证是为了惩罚丁某的醉酒驾车行为,且由交管局这一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施,故C项属于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0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保外就医等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据此,D项显然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

第9题:

2005年,甲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6年,甲走私的违法行为被举报。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 A、由公安机关处罚,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 B、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 C、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如果海关认为对甲应予行政拘留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决定
  • D、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C

第10题:

1998年5月王某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1年6月,王某走私的违法行为被举报。对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 A、由公安机关处罚,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 B、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
  • C、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如果海关认为对甲应予行政拘留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决定
  • D、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