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警察的义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民警邹某接到小学生溺水的警情,立即出警救助B、民警窦某对请求调解经济纠纷的当事人,告知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民警叶某对没有管辖权的报案(故意伤害)不予受案,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D、民警潘某在下班途中,遇有暴恐分子实施暴恐活动,立即参与处置

题目

关于人民警察的义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民警邹某接到小学生溺水的警情,立即出警救助
  • B、民警窦某对请求调解经济纠纷的当事人,告知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C、民警叶某对没有管辖权的报案(故意伤害)不予受案,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
  • D、民警潘某在下班途中,遇有暴恐分子实施暴恐活动,立即参与处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党和人民对公安民警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安民警共同的价值取向。下列情形反映该要求的有:

A.办案民警周某、石某对实施违法行为的姜某、林某,根据二人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分别予以相应处罚
B.民警安某巡逻途中,遇一老人突发心脏病,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
C.民警夏某与堂弟合力生擒被外地公安机关通缉的胡某,并分享了万元悬赏金
D.民警李某深入辖区,与群众打成一片,经常帮助辖区居民推销商品

答案:A,B
解析:
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A项,办案民警周某、石某对实施违法行为的姜某、林某,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分别给予相应处罚,体现了为民,正确,当选。B项,民警安某巡逻途中,遇一老人突发心脏病,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体现了为民,正确,当选。C项,民警夏某与堂弟合力生擒被外地公安机关通缉的胡某,并分享了万元悬赏金。生擒通缉犯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夏某不应当与其堂弟分享万元保证金,错误。D项,民警李某深入辖区,与群众打成一片,但不能从事经营性活动,经常帮助辖区居民推销商品,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

第2题: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民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民警肖某按照公安信息网使用要求传递信息
B.民警常某外出办案,为提高工作效率,运用微信拍摄、上传卷宗图片
C.民警刘某(未参与案件侦办)向参与案件侦办的民警李某询问案情
D.民警王某为便于工作复印留存了几份涉密文件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并选正确项。
第二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忠诚可靠: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二、秉公执法:事实为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
三、英勇善战:坚韧不拔,机智果敢,崇尚荣誉。
四、热诚服务:情系民生,服务社会,热情周到。
五、文明理性:理性平和,文明礼貌,诚信友善。
六、严守纪律:遵章守纪,保守秘密,令行禁止。
七、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学善思,精益求精。
八、甘于奉献: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献身使命。
九、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情趣健康,克己奉公。
十、团结协作: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积极向上。
民警肖某按照公安信息网的使用要求传递信息体现了忠诚可靠、忠于法律的道德规范。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民警用微信拍摄、上传卷宗图片违背了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的规定。
C项:未参与案件侦办的民警向侦办民警询问案情违背了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的规定。
D项:复印留存涉密文件违背了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的规定。
拓展

第3题:

甄某报案称赵某对其故意伤害(轻伤),手中已掌握部分线索指向赵某,向法院起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甄某报案后,公安机关应当告知其向法院提起自诉
B.甄某自诉到法院,法院应当受理
C.如甄某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
D.本案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不能主动追诉

答案:B
解析:
故意伤害(轻伤)属于可以公诉、可以自诉的案件,甄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公安机关应当受理,A 选项错误;甄某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B 选项正确;对于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C 选项错误;本案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属于公诉自诉交叉的刑事案件,D 选项错误。

第4题:

甄某报案称赵某对其故意伤害(轻伤),手中已掌握部分线索指向赵某,向法院起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甄某报案后,公安机关应当告知其向法院提起自诉
  • B、甄某自诉到法院,法院应当受理
  • C、如甄某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
  • D、本案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不能主动追诉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行为中,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的有()

  • A、民警赵某执勤时警便服混穿,严重损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形象
  • B、民警严某执行重大任务时,认为有生命风险而拒不服从指挥的
  • C、民警王某在其父亲开办的公司中投资入股的成为控股股东
  • D、民警林某向其朋友新装修的旅馆推荐某款消防产品

正确答案:B,C

第6题:

张某到乙市A派出所报案称,她被一男子以招工为名从甲市骗至乙市,后在一出租屋内被该男子及其同伙轮奸。经查,案发地点属于乙市B派出所辖区。A派出所首接报案的民警在没有对张某作询问笔录,没有填写接处警登记表的情况下,立即开车将张某送往B派出所。B派出所值班民警以A派出所既没有办理案件移交手续,也没有任何接报笔录材料为由不肯接案,双方争执不下,张某自行走出派出所并打110报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派出所民警行为属于漠视群众人身安危和互相推诿行为
B.派出所民警应当热心对待群众的报案
C.派出所民警对于管辖权可能有争议的报案,应当先行受理
D.派出所民警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报案,应当先行立案查处

答案:D
解析:
《110接处警规则》第二十条规定:对接报的管辖暂不明确的地区发生的案(事)件,应当先指定处警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必要时再移交属地公安机关有关部门进行处理。D项中派出所民警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报案,应进行先期处理,不是立案查处。因此选择D项。

第7题:

民警李某和张某对王某进行口头传唤,王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围观群众,李某和张某见此,决定对王某实施强制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王某带回派出所,经调查后发现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民警李某和张某对王某使用手铐的行为()。

  • A、合法,因为王某辱骂了民警
  • B、合法,因为执行强制传唤时王某可能脱逃、反抗等危险行为
  • C、违法,因为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
  • D、违法,因为王某并没有对民警实施暴力

正确答案:B

第8题:

某市小学生甲在放学回家途中被撞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所亡。甲父母认为辖区交警大队出警用时12分钟,致使其子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以此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赔偿。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同时,该市公安局制定的《110接处警工作规范》规定城区出警民警必须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郊区10分钟内赶到现场。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公安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公安机关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C.公安机关可以处分出警民警
D.公安机关不能处分出警民警

答案:A,C
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本题中学生被撞伤,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交警大队应当立即救助,按照当地市公安局规定,该交警大队出警不及时,未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A项正确,B项错误。
《国家赔偿法》第十六条: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案中出警民警未按照规定及时出警,属于履职不当,公安机关可以处分出警民警,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因此选择AC选项。

第9题:

下列关于在现场督察中采取当场处置措施正确的有()。

  • A、民警郝某没有持枪证而携带武器,督察人员扣留其武器
  • B、民警顾某在非紧急情况下鸣警报器,督察人员扣留该警报器
  • C、民警武某的警衔为一级警司而佩带三级警督的警衔,督察人员扣留其警衔
  • D、民警向某在其私家车上安装警灯,督察人员扣留该警灯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民警倪某和谢某对具有违法嫌疑的陆某进行口头传唤,陆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围观群众。倪某和谢某见此,决定对陆某实施强制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陆某带回派出所。经调查未发现陆某违法犯罪情况。民警倪某和谢某对陆某使用手铐的行为()。

  • A、合法,因为陆某辱骂了民警
  • B、合法,因为执行强制传唤时陆某可能有脱逃、反抗等危险行为
  • C、违法,因为陆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
  • D、违法,因为陆某并没有对民警实施暴力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