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为了使许某等13名中国公民偷渡出境,协助带领上述人员从某机场

题目

黄某为了使许某等13名中国公民偷渡出境,协助带领上述人员从某机场出境,被警方查获。黄某的行为构成()。

  • A、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 B、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 C、协助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
  • D、协助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等3名中国公民从王某处获得了伪造的美国签证,欲使用该签证偷渡至美国,因张某等人不熟悉边防出境过程且从未去过美国,故找到美籍华人彼得让其带领偷渡至境外,后彼得被抓获。彼得的行为构成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偷渡的主要特点有:

A.组织偷渡的集团一般在国内有组织者、运送者,国外有接应人员

B.通过制作假护照等证件,组织偷渡人员从口岸偷渡出境

C.偷渡人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第3题:

关于边防检查站的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公民张三出境时,护照在机场丢失,经向边防检查站口头说明情况后,将其放行

B、中国公民李四持用合法护照出境时,因拒绝接受边防检查,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出境

C、公安部通知美籍华人阮某不准入境,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入境

D、国家安全部通知李某为不准出境人员,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出境


参考答案: A

第4题:

2016年3月5日,许某与妻王某商定准备离婚。许某欲多得财产便与同学黄某商议,写了一张虚假借条,内容为:2016年1月4日许某借黄某现金二十万元,约为2016年3月4日还款。黄某依此向法院起诉,要求许某还款。许某告诉王某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出资还款,王某不同意。法院在审理此借款合同纠纷的过程中,发现许某、黄某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犯罪。
对许某、黄某涉嫌的犯罪的行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法院民庭审理
B.由公安机关配合法院民庭审理
C.由法院移交给公安机关侦查
D.由公安机关配合法院民庭侦查

答案:C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许某与黄某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应由人民法院将全案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因此选择C项。

第5题:

许某与妻子林某协议离婚,约定8岁的儿子小虎由许某抚养,林某可随时行使对儿子的探望权,许某有协助的义务。离婚后两年间林某从未探望过儿子,小虎诉至法院,要求判令林某每月探视自己不少于4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情理林某应探望儿子,故从法理上看,法院可判决强制其行使探望权
B.从理论上讲,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均具有其界限
C.林某的探望权是林某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
D.许某的协助义务同时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答案:B,D
解析:
在当代法治国家,情理与法理存在差别。法院作出判决应当依据法律,而不能依据情理。故A项错误。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都必须根据法律,受到法律的约束。故B项正确。所谓法律权利,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所谓法律义务,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之法律约束。探望权属于权利。故C项错误。义务人必须根据权利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行为,被称“作为义务”或“积极义务”;义务人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被称为“不作为义务”或“消极义务”。故D项正确。

第6题:

被告人黄某涉嫌对15 岁的许某非法拘禁被依法提起公诉,审理过程中,许某的父亲和哥哥得知本案审判长郭某与黄某曾经是出生入死的战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许某的父亲有权申请郭某回避

B.许某的哥哥有权申请郭某回避

C.许某的诉讼代理人谭某有权申请回避

D.若法院院长经审查作出郭某回避的决定,被告人黄某的辩护人唐某无权要求进行复议


正确答案:BC
【答案】:BC
【详解】:2012 大纲新增考点“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刑事诉讼法》第277 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选项A 中甲在5 年内曾经故意犯罪,不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程序,故A 选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78 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故选项B 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79 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由此,侦查、起诉和审判三个诉讼阶段达成的和解协议,均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但是都是酌定的而非法定的,故C 选项表述正确,D 选项不应表述为“应当”,错误。

第7题:

领队在带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时,办理出境手续的工作主要有( )。

A.带领全团办理出关手续

B.卫生检疫

C.保管有关证件

D.协助团员托运行李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关于边防检查站的做法,下列错误的是()。

A、中国公民张三出境时,护照在机场丢失,经向边防检查站说明情况后,将其放行

B、中国公民李四持用合法护照出境时,因拒绝接受边防检查,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出境

C、公安部通知美籍华人阮某不准入境,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入境,并扣留了阮某的护照

D、河南省公安厅通知李某为不准出境人员,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出境


参考答案: A, C, D

第9题:

卢某、许某、张某和李某为A期货公司从业人员,因执行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中国期货业协会对卢某采取了训诫、对许某采取了公开谴责、对张某采取了撤销从业资格、对李某采取了暂停从业资格的措施。则上述4人中应当参加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的专项后续职业培训的有( )。


A.许某

B.张某

C.卢某

D.李某

答案:A,C,D
解析:
《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修订)》第四十三条规定,从业人员受到训诫、公开谴责和暂停从业资格的纪律惩戒的,应当参加协会组织的专项后续职业培训。

第10题:

2016年3月5日,许某与妻王某商定准备离婚。许某欲多得财产便与同学黄某商议,写了一张虚假借条,内容为:2016年1月4日许某借黄某现金二十万元,约为2016年3月4日还款。黄某依此向法院起诉,要求许某还款。许某告诉王某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出资还款,王某不同意。法院在审理此借款合同纠纷的过程中,发现许某、黄某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犯罪。
下列王某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配合许某外出躲避民警调查
B.要求民警让黄某一起参加询问
C.要求民警让许某一起参加询问
D.申请对借条的形成时间进行鉴定

答案: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王某了解案情,应当积极作证,故A项错误。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故BC项说法错误。第一百四十六条:“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借条是案件的关键证据,申请对借条的形成时间进行鉴定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因此D正确。因此选择D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