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孔的深度应为()A、1.5~3倍基础宽度B、地基主要受力层厚度C、≥5mD、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题目

需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孔的深度应为()

  • A、1.5~3倍基础宽度
  • B、地基主要受力层厚度
  • C、≥5m
  • D、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 后的地基进行()。

A.变形验算
B.沉降观测
C.稳定性验算
D.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答案:A
解析:

第2题:

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是(  )。

A.附加压力值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答案:A,B,D
解析:
应力扩散是按一定角度几何扩散计算得到的,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修正,到达规范规定的条件,并不是都需要修正。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也需要考虑应力扩散,只是扩散角不变。

第3题:

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倍的基础宽度,且厚度不小于5m的范围(二层以下的民用建筑除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某软土地基上建设2~3层别墅(筏板基础、天然地基),结构封顶时变形观测结果显示沉降较大且差异沉降发展较快,需对房屋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以控制沉降,下列哪种加固方法最合适?(  )

A、树根桩法
B、加深基础法
C、换填垫层法
D、增加筏板厚度

答案:A
解析: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地下铁道的原有建筑物加固工程;换填法又称换土法,换土法是指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适用于地基表层存在着厚度不大且易于挖除的不良土层;加深基础法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不能控制沉降;增加筏板厚度来控制沉降,效果不明显。

第5题:

土质地基详细勘察,对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

A.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B.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且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5倍
C.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D.应根据基底压力和基础宽度查表确定

答案:A,C
解析:

第6题: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下列( )不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的规定。
A.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根据修正前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B.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0
C.基础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
D.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3. 0. 4条,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第7题:

以下的地基基础设计验算中,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的是哪些选项?(  )

A、柱基的不均匀沉降计算
B、基础裂缝宽度计算
C、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
D、有很大水平力作用的建筑地基稳定性验算

答案:A,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B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D项,根据第3.0.5条第3款,计算地基稳定性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

第8题:

某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采用独立柱基础,在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时,应以哪种地基变形特征控制?( )

A.沉降量
B.倾斜
C.沉降差
D.局部倾斜

答案:C
解析:
参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1.1)第5.3.3条第1款。

第9题:

根据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对于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的建筑物,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级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
(B)甲级建筑应进行变形验算,乙级建筑可不进行变形验算
(C)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D)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再进行宽度修正,但要做深度修正


答案:A,C,D
解析:

第10题: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地基变形设计要求的论述,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A)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B)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单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C)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 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D)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6层框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其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时,建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答案:D
解析:
(D)解答:(A)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1条表3.0.1。
(B)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1条表3. 0.1。
(C)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 2002)第3.0.5条。
(D)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表3.0.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根据第3.0.2条及表3.0.2,框架结构大于5层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的6层框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