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发生湿陷的是()A、自重湿陷性黄土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C、外力湿陷性黄土D、混合湿陷性黄土

题目

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发生湿陷的是()

  • A、自重湿陷性黄土
  •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 C、外力湿陷性黄土
  • D、混合湿陷性黄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A.在土自重应力下浸湿湿陷
B.在土自重应力下浸湿不湿陷
C.在土自重应力下不浸湿陷落
D.在土自重应力下不浸湿不湿陷

答案:B
解析:
提示: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产生附加沉陷的黄土。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土自重应力下受水浸湿后不生沉陷;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土自重应力下受水浸湿后则发生沉陷。

第2题: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消除地基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压缩层厚度的2/3
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并应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20cm
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
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答案:A,B,C,D
解析:
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要求:①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地基压缩层深度的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应小于100KPa。②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深度的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湿陷性黄土场地甲类建筑消除地基全部湿陷量的处理厚度应符合的要求:①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将基础底面以下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大于湿陷起始压力的所有土层进行处理,或处理至地基压缩层的深度止。②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底面以下的全部湿陷性黄土层。

第3题:

湿陷性黄土通常分为两类:自重湿陷性黄土和()。


参考答案: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第4题: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 A、在土自重应力下浸湿湿陷
  • B、在土自重应力下浸湿不湿陷
  • C、在土自重应力下不浸湿陷落
  • D、在土自重应力下不浸湿不湿陷

正确答案:B

第5题:

关于湿陷性黄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浸湿湿陷
B.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浸湿不湿陷
C.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不浸湿不湿陷
D.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不浸湿湿陷

答案:B,C,D
解析:
湿陷性黄土指在200kPa压力下浸水载荷试验的湿陷量于承压板宽度之比大于0.023的土。它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浸湿不湿陷。

第6题: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施工时,取土坑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GB 50025-2004)应满足( )。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
B.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
C.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
D.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


答案:A,D
解析:
取土坑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

第7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第8题:

当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或计算值≤70mm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或计算值&g

当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或计算值≤70mm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或计算值>70mm时,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湿陷性黄土具有的性质是( )。

A.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湿湿陷
B.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湿不湿陷
C.在土自重应力下浸湿不湿陷
D.在土自重应力下不浸湿陷落

答案:A
解析:
湿陷性黄土具有的性质主要就是压缩性和抗剪性。黄土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浸水时土体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称黄土的湿陷性。具有这种性质的黄土叫做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通常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被水浸湿后在土自重压力下发生湿陷的,称自重湿陷性黄土;二是被水浸湿后在土自重压力下不发生湿陷,但在土自重压力与建筑物荷载联合作用下发生湿陷的,称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第10题:

在自重作用下未发生显著湿陷的黄土不属于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