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反映了嘉兴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有()。A、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B、镇上的巨富豪绅,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C、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D、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E、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

题目

下列描述反映了嘉兴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有()。

  • A、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 B、镇上的巨富豪绅,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
  • C、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
  • D、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
  • E、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广深高速沿线经过的镇街有()。 

  • A、望牛墩镇
  • B、南城区
  • C、厚街镇
  • D、长安镇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南浔镇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等称谓反映的是()。

  • A、南浔经济发达,富户很多
  • B、南浔畜牧养殖发达
  • C、南浔环境优美,适合大型动物生活
  • D、南浔生活悠闲,业余生活丰富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古镇中首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是()。

A.浙江湖州南浔镇
B.浙江绍兴安昌镇
C.浙江象山石浦镇
D.浙江嘉善西塘镇

答案:D
解析:
截至2014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的古镇公园252个,首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共有10个: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用直镇,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浙江省桐乡市乌镇,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第4题:

上海开埠后十多年,蚕丝是第一大出口,湖州南浔集散的生丝占整个出口量的()以上。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说法,用动物形体的大小来表明富商财产的多少,用象来形容财产百万银两以上的富家。南浔丝商的财富总额约为6000-8000万两白银,当时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为7000万两。

  • A、50%
  • B、70%
  • C、60%
  • D、80%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电影《狗镇》反映了镇上是一个()社会。

  • A、奴隶
  • B、封建
  • C、原始
  • D、移民

正确答案:D

第7题:

()名列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

  • A、乌镇
  • B、西塘
  • C、南浔
  • D、盐官

正确答案:C

第8题:

浔镇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等称谓反映的是()。

  • A、南浔经济发达,富户很多
  • B、南浔畜牧养殖发达
  • C、南浔环境优美,适合大型动物生活
  • D、南浔生活悠闲,业余生活丰富

正确答案:A

第9题:

南浔古镇有“四象、八牛”之说形容当地富商,位列四象之首的是?()

  • A、刘墉
  • B、庞云曾
  • C、张颂贤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