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题目

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
(2)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
(3)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好词与形象的配合?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第2题:

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答案:C
解析:
发现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第3题:

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请联系实际予以分析。


正确答案:
(1)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2)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
(3)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
(4)交往意味着对话、平等参与、合作与建构,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5)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共同发展。

第4题: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的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以引导探究为主

第5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迁移的规律进行教学?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精选教材。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即每一门学科中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作为教材内容。布鲁纳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达到结构化(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一体化(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网络化(一体化的引申,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以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如何迁移所学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他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

第6题:

教学中运用各种图片、图表、幻灯、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观察、演示,属于 【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正确答案:B

第7题:

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答案:C
解析:
所谓发现法,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第8题: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正确答案: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地过度学习
(5)合理地进行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实行“间隔复习”
③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④阅读与尝试背诵交替进行
(结合实际略)

第9题:

什么是心理辅导课程?请结合实际阐述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辅导课程是指学校积极地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培强社会适应;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品质的学校心理辅导形式。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因为辅导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辅导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课,使学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提高心理品质。
根据这样的要求,心理辅导活动课可有如下的教学方式: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讲授是老师运用口头语言,给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2)自述法
自述法是通过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的一种形式。
(3)角色法
角色法是心理辅导中“心理剧”的一种形式。
(4)讨论法
讨论法是所有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5)情景法
情景法是让学生进入模拟情景、实际情景和想象情景中体验情感,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
(6)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将以上各种辅导活动方法综合运用的一种方法。

第10题: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对某个教学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正确答案:科学与思想相统一原则;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