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课程的性质界定为(

题目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课程的性质界定为()。

  • A、工具性
  • B、人文性
  • C、科学性
  • D、操作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提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其中,“多种”指的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多种是指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第2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 的内涵。


答案:
解析: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3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课程的性质界定为(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科学性
D.操作性

答案:B
解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第4题:

请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


正确答案: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②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③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④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第5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  )的不同将美术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领域。

A.学习活动方式
B.课程性质
C.课程的价值取向
D.教师的教学方法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6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性质的是(  )。

A.视觉性
B.人文性
C.愉悦性
D.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性质是: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

第7题:

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举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包括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恩(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和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第8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美术课程性质。


答案:
解析: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2)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3)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4)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第9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为什么注重创新精神?


答案: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10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如何划分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