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

题目
问答题
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5年真题)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站4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16个月,工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
工程各站设置3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安装6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其中某站的3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出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离为2.0m。
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车站出入口未完成结构施工时,全部机电设备,材料均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审批,才组织实施。
在公共区及设备区走廊上方的管线密集区,采用“管线综合布置”的机电安装新技术,由成品镀锌型钢和专用配件组成的综合支吊架系统。机电管线深化设计后,解决了以下问题:避免了设计图纸中一根600×400mm风管与400×200mm电缆桥架安装位置的碰撞;确定了各机电管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最大的风管最高,电缆桥架居中,水管最低;确定管线间的位置和标高,满足施工及维修操作面的要求。机电公司根据优化方案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一次完成。
【问题】 3.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


答案:
解析:
3.对管线的施工优化作用: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合理安排不同专业人员的交叉作业,防止不必要的 拆改。

第2题:

背景材料
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 站 4 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 16 个月,工 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
工程各站设置 3 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 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安 装 6 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其中 某站的 3 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离为
2.0m。
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 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 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车站出入口未完成结构施工时,全部机电设备,材料均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 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 审批,才组织实施。
在公共区及设备区走廊上方的管线密集区,采用“管线综合布置”的机电安装新技术,由成品镀锌型钢 和专用配件组成的综合支吊架系统。机电管线深化设计后,解决了以下问题:避免了设计图纸中一根
600*400mm 风管与 400*200mm 电缆桥架安装位置的碰撞;确定了各机电管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最大的风 管最高,电缆桥架居中,水管最低;确定管线间的位置和标高,满足施工及维修操作面的要求。机电公司根
据优化方案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一次完成。

1.本工程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有哪些?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
2.分包单位选择的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应如何进行审批?
3.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
4.本工程冷却塔安装位置能否满足其进风要求?说明理由?塔体安装还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安全风险识别中,应进行重点风险识别的作业有:
1)不熟悉的作业,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四新”作业(1 分);2)临时作业,如维 修作业、脚手架搭设作业(1 分);3)造成事故最多的作业,如动火作业(1 分);4)存在严重伤害危险的 作业,起重吊装作业(1 分)。P 372
(2)应急预案分类:1)综合应急预案(1 分);2)专项应急預案(1 分);3) 现场处置方案(1 分)。P375
2.分包单位选择的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审批:P46+295
专项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大为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件审核。经审 核合格,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1 分)。交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1 分)。然后报 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实施(1 分)。
3.方案优化:
(1)深化综合管线排布,预知建筑空间内相关阶段管线布置(1 分);(2)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1 分);
(3)确保不同专业人员交叉作业造成的不必要的拆改(1 分);(4)发现原设计管线排列碰撞问題,对管线 重新排布(1 分);(5)确保管线相互间的位置、标高等满足设计、施工及维修要求(1 分)。P194
4.
(1)本工程冷却塔安装位置能满足其进风要求(1 分)。 理由:冷却塔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进风侧距离建筑物应大于 1000mm(1 分)。
(2)塔体安装还有以下要求:
安装应水平,各台冷却塔的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不应大于 30mm。冷却塔的积水盘成无渗漏,布水 器应布水均匀,组装的冷却塔的填料安装应在所有电、气焊按作业完成后进行。(3 分)P199

第3题: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新技术内容主要有()。

A、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

B、多专业施工工序协调

C、施工模拟

D、算量


答案:ABC

第4题:

地下管线综合布置时,应符合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地下管线综合布置时,应符合下列原则:
a、新建的让现有的;
b、压力流的让重力流的;
c、管经小的让管经大的;
d、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e、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f、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g、易于检修的让不易于检修的。

第5题:

下列沟通协调内容中,属于施工资源配备协调的有()。2017

A.设备材料有序供应
B.专业管线综合布置
C.施工垃圾分类堆放
D.施工机具优化配置
E.工程资金合理分配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的沟通协调。施工生产资源配备的协调包括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施工用设备和材料的有序供应;施工机具的优化配置;资金的合理分配等。

第6题:

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站4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16个月,工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
工程各站设置3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安装6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其中某站的3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出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离为2.0m。
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车站出入口未完成结构施工时,全部机电设备,材料均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审批,才组织实施。
在公共区及设备区走廊上方的管线密集区,采用“管线综合布置”的机电安装新技术,由成品镀锌型钢和专用配件组成的综合支吊架系统。机电管线深化设计后,解决了以下问题:避免了设计图纸中一根600×400mm风管与400×200mm电缆桥架安装位置的碰撞;确定了各机电管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最大的风管最高,电缆桥架居中,水管最低;确定管线间的位置和标高,满足施工及维修操作面的要求。机电公司根据优化方案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一次完成。
<1> 、本工程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有哪些?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
<2> 、分包单位选择的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应如何进行审批?
<3> 、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
<4> 、本工程冷却塔安装位置能否满足其进风要求?说明理由?塔体安装还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
解析:
<1> 、(1)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不熟悉作业、临时作业、造成事故最多的作业、存在严重伤害危险的作业。针对本工程,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有:管线综合布置的新技术作业、脚手架搭设作业、起重吊装、焊接作业、吊装作业、脚手架搭设。
(2)应急预案的分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2> 、吊装运输专项方案由分包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审核合格之后,由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报总包单位审批,由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之后,报总监签字审批。
<3> 、一方面可通过通风空调工程深化综合管线排布,另一方面可优化机电管线的施工工序。
(1)发现原设计管线排列的碰撞问题,对管线进行重新排布,确保管线相互间的位置、标高等满足设计、施工及今后维修的要求。(2)将管线事先进行排布后,可预知建筑空间内相关的机电管线的布置,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以确保不同专业人员交叉作业造成的不必要的拆改。
<4> 、满足。冷却塔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进风侧距建筑物应大于1000mm,冷却塔安装应水平,同一冷却水系统多台冷却塔安装时,各台冷却塔的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不应大于30mm。

第7题:

管网测绘基本步骤有( )。

A.根据施工设计图,熟悉管线平面布置,按实际地形绘制施工平面草图和典型断面草图
B.按平面、断面草图对管线放样测量,且要在管线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测量
C.按系统图对管线放样测量,且要在管线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测量
D.在管线施工完成后,最终测绘平面、断面竣工图
E.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确定施工方案

答案:A,B,D
解析:
管网测绘基本步骤有:根据施工设计图,熟悉管线平面布置,按实际地形绘制施工平面草图和典型断面草图;按平面、断面草图对管线放样测量,且要在管线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测量;在管线施工完成后,最终测绘平面、断面竣工图。

第8题: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可以实现( )。

A.深化设计优化
B.资源配置优化
C.现场布置优化
D.进度优化
E.流程优化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机电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管理。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实现深化设计优化,实现现场布置优化,实现进度优化。

第9题:

下列沟通协调内容中,属于施工资源配备协调的有( )。

A、设备材料有序供应
B、专业管线综合布置
C、施工垃圾分类堆放
D、施工机具优化配置
E、工程资金合理分配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沟通协调。
  施工生产资源配备的协调包括:
  (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人员岗位分工及相互协作。
  (2)施工用设备和材料的有序供应,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安排,协调相应加工订货周期和到场时间。
  (3)施工机具的优化配置,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施工机具,科学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4)资金的合理分配,资金配备的协调。

第10题:

综合管线布置的质量要求有()

  • A、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和高层系统
  • B、尽可能采取最短、最简捷的埋地敷设
  • C、尽可能利用原有管线
  • D、布置中应力求减少管线交叉
  • E、考虑以后发展留有余地

正确答案:A,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