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背景
某项目安装的设备中,有一台干燥器需分段到货,现场组焊。该干燥器材质为13MnCrMoR,厚度为60mm,直径4.4m,工作压力6MPa。针对材料的缺口敏感性和易产生延迟裂纹的特性,项目部制定了专项方案,编制了作业进度计划。调配了电工、铆工、起重工、架子工等进行设备的组焊工作。施工中,技术负责人发现环缝未严格按专项方案执行,经质检人员用低倍放大镜及探伤仪对焊缝进行表面检查和探伤检查,发现已产生了延迟裂纹。项目部启动了质量事故处理程序。业主要求按原计划工期完成组焊工作。项目部调整了作业进度计划,按法定程序报请返修。同时调配了资源,加强焊接力量。其中,将一名已转为调度岗位3个月并符合施焊要求的焊工甲调配至组焊岗位。经过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干燥器的现场组焊任务。
问题:
1.干燥器现场组焊作业进度计划编制前应对现场的哪些状况作充分了解?
2.用低倍放大镜可以检查焊缝表面的哪些质量缺陷?
3.列出该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4.说明焊工甲可以直接上岗施焊的理由。除焊工外,组焊工作还有哪些工种需持证上岗?
1.干燥器现场组焊作业进度计划编制前应对现场的施工现场条件、作业面现状、人力资源配备、物资供应状况等作充分了解。
2.利用低倍放大镜可以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
3.该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报告、现场保护、事故调查、撰写质量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报告。
4.焊工甲可以直接上岗施焊的理由: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
1.干燥器现场组焊作业进度计划编制前应对现场的施工现场条件、作业面现状、人力资源配备、物资供应状况等作充分了解。
2.利用低倍放大镜可以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
3.该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报告、现场保护、事故调查、撰写质量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报告。
4.焊工甲可以直接上岗施焊的理由: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焊工甲离开岗位3个月,可以直接上岗施焊。除焊工外,组焊工作还有电工、起重工、架子工需持证上岗。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施工作业进度计划编制的准备工作。作业进度计划可按分项工程或工序为单元进行编制,编制前对施工现场条件、作业面现状、人力资源配备、物资供应状况等做了充分了解,并对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提出对策。本案例第;问主要考查焊后检验的相关内容。利用低倍放大镜或肉眼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事故报告、现场保护、事故调查、撰写质量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报告。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要求。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焊工甲离岗3个月,未超过6个月,并符合施焊要求,可以直接上岗。背景中还包括电工、起重工、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第3题:
焊工在焊接时应持证上岗并按已确认的( )施焊。
A.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B.焊接作业指导书
C.施工组织设计
D.焊接质量控制计划
第4题:
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第5题:
焊接作业个人防护措施重点是切实做好施焊作业场所的通风排尘及搞好焊工的()。
第6题:
第7题:
手工弧焊时采用防护用具,除工作服,工作帽外,还有面罩、焊工手套、护脚和()等。
第8题:
A.工作证
B.焊工证
C.操作证
D.上岗证
第9题:
焊工必须按规定经相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应根据经过评定的()进行施焊。
第10题:
湿法焊接是焊工在水下直接施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