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为例说明基础工程施工的工序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以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为例说明基础工程施工的工序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复测线路
(2)降基面
(3)分坑
(4)基础坑开挖
(5)运输基础材料
(6)浇制基础
(7)养护
(8)撤模及回填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78000㎡,现浇框筒结构,地下2层,地上36层。基础采用桩基础加箱形基础,工程桩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桩长35m,共320根,钢筋笼长度21m;基础埋深8.4m,底板厚2.1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40P10。已知:1.本工程处于软土地区,地下水位-2.00m,基坑开挖深度8.2m。2.项目经理部编制了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了商品混凝土供应站。3.桩基计划每天施工16根。4.基础底板施工环境温度29℃,混凝土入模温度40℃。问题:1.说明灌注桩钢筋笼施工要点。2.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说明灌注桩混凝土试件的取样计划。3.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说明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应符合哪些规定?4.结合本工程,说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的措施。


答案:
解析:
1.钢筋笼施工要点为:
(1)钢筋笼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视成笼的整体刚度、材料长度、起重设备的有效高度三因素综合考虑。
(2)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为避免弯钩妨碍导管工作,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
(3)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
(4)钢筋笼上应设有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每节钢筋笼不应小于2组,长度大于12m的中间加设1组。每组块数不得小于3块,且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
(5)钢筋搭接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7d,厚度不应小于0.3d。HPB300级钢筋搭接单面焊8d,双面焊4d;HRB335级钢筋焊缝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
(6)环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应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并相隔点焊,或直接点焊。(7)钢筋笼起吊吊点宜设在加强箍筋部位,运输、安装时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灌注桩“每浇筑50m3混凝土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该工程每根灌注桩理论混凝土用量为:πd2/4×L=3.14×1×1×35÷4=27.475m3,软土地区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充盈系数取1.3,那么每根桩混凝土的计划实际用量27.475×1.3=35.72m3,不足50m3,应每根桩留一组混凝土试件,共留置试件320组。
3.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在覆盖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4)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控制措施有: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如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加强养护。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第2题:

铁塔现浇基础对搅拌和浇灌混凝土有哪些要求?
(1)按混凝土标号和所选水泥、砂、石进行配合比计算。
(2)严格掌握水灰比(水和水泥的质量比),它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高,但如果太小,则拌制困难,和易性差,混凝土太干,不易流动,捣固困难,又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甚至出现空洞。常用测定坍落度来监视水灰比。
(3)认真按质量配合比配料,允许误差:砂、石为+5%;水泥为+2%。
(4)分层浇灌,分层捣固,每层200mm。捣固宜用震捣器。
(5)浇制时密切注意模板及支撑是否变形、下沉、移动、有无跑浆现象;钢筋骨架与四周的空隙是否有过大过小现象;地脚螺栓位置是否有变动等。
(6)拌制用水必须清洁,不含油、糖、酸、碱类杂质。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泥水、污水、海水均不可用。必要时应经化验鉴定。
(7)对于大断面基础,在取得设计同意后,在某些部位可使用一些大块毛石,以节省投资,但掺毛石体积不得超过允许使用部位体积的30%。

第3题:

波形钢涵洞施工主要工序有( )。
A.基坑开挖
B.防水层施工
C.安装拱模
D.安装管身
E.砌筑圬工基础或现浇混凝土管座基础


答案:A,B,D,E
解析:

第4题:

铁塔现浇基础的施工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基坑开挖和钢筋骨架的加工。
(2)支模板和安放钢筋骨架。
(3)浇灌混凝土。
(4)养护。
(5)拆模板及外观鉴定。
(6)回填、夯实。

第5题:

某施工企业27层写字楼工程施工,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为箱型基础与桩基础,基础结构混凝土有抗渗要求。该企业A材料全年耗用量为l20t,每次采购费为80元,年保管费率为材料平均储备价值的20%,材料单价为60元/t。该企业A材料的经济采购批量对应的采购次数为()。

  • A、4次
  • B、3次
  • C、6次
  • D、12次

正确答案:B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井下装载硐室的掘进施工任务。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见下图,图 中箭线上方为工序的名称,下方为工序的时间,单位:周。
在工程施工到第4周结束时,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将该硐室的混凝土基础一并完成,需 增加一道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工序J,该工序J应在工序G完成后开始,在工程完工前结 束,时间为6周,且总工期不变。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了进度计划,将工序G分成两组同 时施工,每组施工时间2周。

问题
(1)施工单位完成该装载硐室的工期是多少周?施工中应注意重点控制哪些工序的进度?
(2)增加工序J后,施工单位调整的进度计划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并绘制调整后的 进度计划。
(3)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工序H的时间延长了 1周,是否会对工程的总工期产生影响?
(4)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哪些项目?


答案:
解析:
(1)通过网络计算可得到该装载硐室的施工工期是16周,关键线路是r>+E—G—C, 因此施工中应注意重点控制工序D、E、G、C的进度。
(2)增加工序J后,施工单位调整的进度计划是正确的,因为在G的后面直接增加工 序J会使总工期增加到17周,不能满足要求。而工程这时已开始了 4周,E已经开始, 增加的工序J的先行工序只有G没有开始,因此只能考虑调整G工序的时间,G为关键 工作,没有机动时间可利用,只能组织平行作业,将G工作分解为G、G2两个工序平行 进行。调整后的网络计划见下图:
(3)由于工序H不是关键工序,且H还有3周的总时差,即有3周的机动时间,因 此H延长1周不会对工程的总工期产生影响。
(4)根据本工程的情况,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增加工序J的全部费用以 及组织工序G进行平行作业所增加的费用,由于没有影响总工期,不能进行工期的索赔。

第7题:

某施工企业27层写字楼工程施工,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为箱型基础与桩基础,基础结构混凝土有抗渗要求。该企业A材料全年耗用量为l20t,每次采购费为80元,年保管费率为材料平均储备价值的20%,材料单价为60元/t。A材料的采购总费用与采购费成反比、与保管费成正比、与采购批量成正比。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现浇箱涵施工主要工序( )。

A.砂砾垫层施工
B.基础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筑
C.盖板吊装
D.基坑开挖与基础处理
E.拆模与养护

答案:A,B,D,E
解析:
2019版教材P151页
1.现浇箱涵施工主要工序基坑开挖与基坑处理→砂砾垫层施工→基础模板安装→基础混凝土浇筑→墙身及顶板混凝土施工→拆除与养护→进出口及附属工程施工→台背填土及加固,

第9题:

现浇混凝土杆塔基础强度以现场试块强度为依据。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现浇混凝土基础的施工顺序。


正确答案:基坑开挖——浇混凝土垫层——弹线——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混凝土基础——养护——拆模——回填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