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激光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题目
问答题
分析激光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激光加工的原理和它的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 激光加工的原理:激光加工是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后在焦点上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靠光效应来加工各种材料。激光是一种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的相干光,经过光学系统,可把激光聚焦成直径小于0.01mm的极小光斑,由于激光的亮度高,其焦点处的功率密度可达108~1010W/cm2,温度高达万度左右。在此高温下,材料被瞬时熔化或气化,并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使熔化或气化的物质爆炸式地喷射出去。
激光加工的应用:激光加工可用于打孔、切割、电子器件的微调、焊接、热处理以及激光存贮等各个领域。

第2题:

简述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特点:
①以柔克刚②不存在宏观“切削力”
③电脉冲参数可以任意调节
④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及自动化。
应用范围:
①穿孔加工
②型腔加工
③强化金属表面
④磨削平面及圆柱面

第3题:

简述氧瓶燃烧法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吸收液的作用及选择原则。


正确答案: 原理:将有机药物置于充满氧气的密闭的燃烧瓶中充分燃烧,并将燃烧所产生的待测物质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然后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特点:常用的有机药物破坏方法,该法的特点是简便、快速、破坏完全,且不需要复杂设备。
应用范围:适用于含卤素有机药物或含硫、氮、硒等其他元素的有机药物的测定。
吸收液的作用:将样品经燃烧分解所产生的各种价态的卤素、硫、硒等,定量地吸收并转变为一定的便于测定的价态。
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根据被测物质的种类及所用分析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吸收液。

第4题:

简述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加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适用的加工范围?各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电子束加工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聚焦后能量密度极高(106~109W/cm2)的电子束,以极高的速度冲击倒工件表面积下的区域上,在极短的时间内,其能量的大部分转变为热能,使被冲击部分的工件材料达到高温,使材料局部熔化和汽化,抛出工件表面。特点:
1.束径小、能量密度高
2.采用非接触加工
3.被加工对象范围广
4.电子束能量高,加工速度快、效率高;
5.易于实现自动化
6.电子束加工需要一套专用设备和真空系统,价格较贵。
电子束加工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打各种孔、切槽、焊接、光刻、表面改性等工件。它既是一种精密加工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微细加工方法。离子束加工是在真空下,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经过加速聚焦,经过加速的离子具有很大的能量,离子束打到工件表面上,发生撞击效应、溅射效应和注入效应,从而实现的加工。特点:
1.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
2.加工材料广泛
3.加工方法丰富
4.性能好,易于实现自动化
5.应用范围广泛;
离子束的束斑直径和能量密度,直径小、能量密度大的离子束用于去除加工,直径大、能量密度较低时适于镀膜、刻蚀,而直径大、能量强的离子束适于注入加工
当能量密度极高的激光束照射在加工表面上时,一部分从材料表面反射,一部分透人材料内,其光能被吸收,并转换为热能,使照射区域的温度迅速升高、熔化、气化和熔融溅出而去除材料。特点:
1.加工精度高
2.加工材料范围广
3.加工性能好
4.加工速度快、效率高
5.价格昂贵。应用范围广泛,可归纳为激光去除加工、激光表面改性和激光焊接等几类,具体的加工方法有打孔、切割、微调、动平衡、刻蚀、固态相变、合金化、涂敷、熔凝、焊接、激光存储(光盘)等。

第5题:

简述RIP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


正确答案: 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距离,
应用特点是:
1)仅和相邻的路由交换信息
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最短距离

第6题:

简述超声波加工的原理和它的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 超声波加工的原理:超声波加工是利用超声频振动工具冲击磨料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频电振荡,通过换能器转变为超声频机械振动。通过振幅扩大棒将振幅放大后传给工具,驱动工具振动。超声频振动的工具冲击工件表面上磨料悬浮液中的磨料,磨料再冲击工件,是工件加工区域内的材料粉碎成很细的微粒。随着悬浮液的循环流动,磨料不断更新,并带走被粉碎下来的材料微粒,工具逐步深入到工件内部,工具的形状便“复印”到工件上。
超声波加工的应用:超声波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电火花加工好,主要用于加工半导体和非导体的脆硬材料的孔的加工、套料、切割、雕刻、清洗、焊接和复合加工等。

第7题:

简述激光准直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正确答案: 激光准直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平行光管射向四象限靶,当光束与四象限靶的中心重合时,光电探测器无信号输出;当光束偏离探测量中心时,便有差值信号输出,通过运算电路及指示表,显示x、y坐标方向的偏离值。常用于测量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等。

第8题:

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


正确答案:基本原理:
激发光经过照明针孔形成光源,通过激发滤光片被分束器反射,由显微物镜聚焦到三维样品内,并在垂直于光轴的焦点平面上扫描。焦平面和焦平面上下被照射的区域所发出的荧光又被物镜收集,通过分束器和发射滤光片。在探测器前方有一共焦针孔,照明针孔和共焦针孔相对于物镜焦平面是共轭的,因此只有焦平面发出的荧光能聚焦于共焦针孔并通过针孔到达探测器PMT或CCD。焦平面以上或以下的点不能在探测针孔处成像,所以焦平面以为发出的光被针孔挡住,对共焦图像的贡献很小。这样得到的共聚焦图像基本上仅来自于焦平面上的光信息,即被焦平面切割的断层。如果逐步调节样品纵轴的位置,可产生样品的多幅断层图像,细胞或组织各个横截面的图像都能清楚的显示。这种成像方法称为共焦扫描显微镜层析成像方法。通过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则能得到样品的三维立体图像。
特点:
1.散射背景小,图像对比度好,探测灵敏度高,成像质量好;
2.可进行三维扫描成像;
3.采用激光光源;
4.配备了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
应用领域:
由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先见的数据采集、记录与处理技术,使使其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成为最先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分析仪器,用于观察或细胞结构及特定分子、离子的生物学变化,定量分析,以及实时定量测定等,并衍生出黏附细胞的分选、激光细胞显微外科技术、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细胞通讯技术、细胞黏膜流动性测定以及光活化技术等多个新技术和新方法。现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已经被广泛的用于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和组胚学以及免疫学、环境学和营养学等领域。

第9题:

激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主要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激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辐射的受激发射而实现光放大。它的主要特点有:单色性佳、亮度高、相干性强、方向性好等。

第10题:

说明琼斯型强磁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 结构:琼斯型强磁选机由磁导体、密封罩保护的励磁线圈、装有分选箱的转环、给矿和给水装置、精矿的清洗和高压冲洗机构、排矿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
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使转盘在磁轭之间慢速旋转。矿浆自給矿点给入分选箱,随即进入磁场内,非磁性颗粒随着矿浆通过齿板的间隙流入下部的产品接矿槽中,成为尾矿。磁性颗粒在磁力作用下被吸到齿板上,并随分选室一起转动,当转到离给矿60°的位置时用压力20-50Pa水清洗,磁性矿物中夹杂的非磁性矿物被冲洗下去,成为中矿。当转到离给矿120°的位置时(磁场中性区),用压力40-50Pa水将吸附在齿板上的磁性矿物冲下,成为精矿。
应用范围:适于处理细粒(0.03-1mm)弱磁性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