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距测量是测定仪器至立尺点之间的()和()。

题目
填空题
视距测量是测定仪器至立尺点之间的()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水平距离,高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碎部测量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立尺人员应将视距尺竖直,并能独立地选择碎部点和跑尺路线

B、一个测站上工作结束时,应检查有无漏测、测错

C、测图中,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检查起始边的方向,其归零点不得超限

D、仪器搬到下一站时,应先观测前站所测的某些明显碎部点


参考答案:A

第2题:

视距测量主要特点是不用尺,而直接测量距离,利用仪器光学原理和视距尺测得两点间视距和竖直角,经过简单计算即可求得()和高程。

A.垂直距离

B.水平距离

C.高差距离

D.交跨距离


正确答案:B

第3题:

在地形测量中,用视距法测量地形点。将经纬仪安置在山顶的控制点上,测定山脚某点,测得上、下丝尺间隔为0.846m,竖盘的盘左读数为L=92º31′,中丝读数V=1.56m,已知仪器高i=1.42m,测站点的高程HO=123.913m,求测站点到立尺点间的平距和立尺点的高程。(竖直角计算公式为α=90°-L,指标差x=0)


参考答案:计算竖直角:α=90°-L=90°-92º31′=-2º31′
计算水平距离:D=Klcos2α=100×0.846×cos2(-2º31′)=84.437m
计算高差:h=Dtanα+i-v=84.437×tan(-2º31′)+1.42+0=2.291m
L—竖直角读数
K—视距常数
l—尺间隔
i—仪器高
v—中丝读数

第4题: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仪器观测的数据是()。

A、尺间隔

B、竖盘读数

C、仪器高

D、瞄准高


参考答案:B

第5题:

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经纬仪测地形中一个测站点的测绘工作的主要步骤为()。

A、安置仪器—立尺—定向—观测—记录与计算—刺点绘图

B、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观测—记录与计算—刺点绘图

C、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观测—刺点绘图—记录与计算

D、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记录与计算—观测—刺点绘图


参考答案:B

第7题:

水准测量中,i角的误差与仪器到立尺点的距离无关。()


本题答案:错

第8题:

用视距测量法测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立水准尺,测得仪器高iA=1.37m,上丝读数为1.213m,下丝读数为2.068m,中丝读数为1.640m,竖直角为-2018/,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及高差hAB。


参考答案:DAB=klcos2α=85.362m
hAB=0.5klsin2α+i-v=-3.699m

第9题:

在碎部测量中采用视距测量法,不论视线水平或倾斜,视距是从测站点到立尺点的距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10题:

在A点进行视距测量,A点的高程为HA=1918.380m,仪器高i=1.40m,测得视距为36.8m。现在B点立尺,中丝读数为1.45m,垂直角为87°16′,则B点的高程为()。

A.1920.083mm;

B.1916.577mm;

C.1920.086mm;

D.1916.573mm。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