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单塔精馏只能出单高产品?为什么有时必须采用辅塔?(在上塔上部)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说单塔精馏只能出单高产品?为什么有时必须采用辅塔?(在上塔上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精馏塔压力正常,为什么产品产量会达不到要求?


参考答案:1)馏分抽取量太小;2)压缩机效率低,排气量小;3)氧、氮提出量不适当;4)精馏塔不垂直。

第2题:

为什么有时解吸塔出液氨含量达不到指标?


正确答案: 在进料浓度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如解吸塔出液NH3含量逐渐升高,且增加蒸汽量也无法降下来,此种情况往往由于底部塔板有吹翻现象造成,当底部塔板脱落后,蒸汽上移。液体则由于塔板减少温度就不易提起来,液体中氨就解吸不完全。塔板吹翻越多,氨解吸越困难,出液含氨越高,严重时,造成解吸塔顶部蒸汽过多,出现液泛,即顶部进液被上升蒸汽带入低压甲铵冷凝器,造成甲铵液浓度变稀,水量大大增加,甲铵泵转速飞升。在不停车处理前提下,只有减解吸负荷来应付。目前各厂对解吸塔板采取了增加固定螺栓,加筋板等措施。解吸塔基本上消除了底部塔板吹翻现象。

第3题:

单级精馏塔也能同时制出纯氮和纯氧产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单级精馏塔能制出纯氮纯度99%产品。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双级精馏塔与单级精馏塔比较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能同时制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纯度产品
(2)单位产品的能耗低和经济性好
(3)自动化控制成本高
(4)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

第6题:

为什么不采用筛板塔技术实现全精馏制氩?


正确答案: 通常氩、氮的分离都是用精馏的方法来实现的。由于氧-氩在常压下沸点仅差3K,非常接近,如果用低温精馏来实现氧-氩分离,约需要150~180块理论塔板,用筛板塔来分离的实际塔板数需要170~200块塔板,以每块塔板阻力0.3KPa计算,170块塔板产生的压差为51KPa。粗氩塔顶粗氩蒸汽的冷凝是靠冷凝器另一侧富氧液空蒸发来提供冷量的,而蒸发侧的压力与上塔中部的操作压力相平衡,可确定粗氩塔顶部的温度和压力,而粗氩塔底部的馏分氩入口的压力取决于上塔中、下部的压力。这样看来,粗氩塔的压差是有限的,估计在5~18KPa,允许设置50~60块塔板,这样在粗氩塔精馏获得的氩气中含氧量只能在2%~3%。所以不能用筛板塔来实现全精馏制氩。

第7题:

减压塔的上部塔径为什么较小?


正确答案: 减压塔上部由于汽、液项负荷都比较小,因而相应的塔径也比较小。

第8题:

单级精馏塔能制出纯氮纯度99%产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为什么精馏塔塔釜要控制液面?


正确答案: (1)塔釜液面的稳定是保证精馏塔平稳操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2)只有塔釜液面稳定时,才能保证塔釜传热稳定以及由此决定的塔的温度,塔内上升蒸汽流量,塔釜液组成的稳定,从而保证塔的正常操作。

第10题:

为什么精馏塔塔体歪斜会影响精馏效率?


正确答案:在制造精馏塔时,各块塔板的平行度都有一定要求。安装时,只有保证塔体垂直,才能保证各块塔板有良好的水平度。如果塔体歪斜,塔板就不能保持水平,必然造成塔板上液层厚薄不均。液层厚的地方,阻力就大,通过的气体减少;液层薄的地方阻力就小,气体通过增多。这样一来,轻则造成鼓泡不均匀,也就是说有的地方鼓泡,有的地方不鼓泡。在气体大量通过的地方气流速度快,气、液接触时间减少,不鼓泡的地方没有热质交换。由于气、液接触的面积和时间都减少了,因而造成精馏效率降低,产品纯度下降,严重时局部地方还可能产生漏液。这将严重地影响精馏效果和产品纯度。根据安装规范要求,当塔高小于10m时,塔体不垂直度不得大于5mm;高度大于10m时,不垂直度不得大于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