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为()、()。

题目
填空题
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为()、()、()。


本题答案:墙后填土是理想的散粒体(粘聚力)滑动破坏面为一平面滑动土楔体视为刚体

第2题:

库伦土压力理论不能直接用于计算粘性填土的土压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正确

第3题:

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是什么?


本题答案:(1)墙后的填土时理想的散粒(粘聚力为c=0)
(2)滑动破坏面为一平面
(3)墙背与滑裂面间的楔形土视为刚性体

第4题:

库伦土压力理论基本假设第一条是假设挡土墙是()

  • A、刚性的
  • B、塑性的
  • C、弹性的

正确答案:A

第5题:

何为"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如何计算?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土压力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静止土压力。如图2-4-3(α)所示,挡土墙静止不动时,墙后土体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作用在单位长度挡土墙上静止土压力的合力以E(kN/m)表示,静止土压力强度以p(kPA.表示。
(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体的推力下前移(图2-4-3B.,这时作用在墙后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土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连续滑动面而使土体下滑时,土压力减至最小值,此时的土压力称作主动土压力。作用在单位长度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以E(kN/m)表示,主动土压力强度以e(或者σ、p,单位kPA.表示。
(3)被动土压力
若挡土墙在外荷载作用下向填土方向移动(图2-4-3C.,这时作用在墙后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土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连续滑动面,墙后土体将向上挤出隆起,土压力增至最大值,此时的土压力称作被动土压力。作用在单位长度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以E(kN/m)表示,被动土压力强度以e(或者σ、p,单位kPA.表示。
实验研究表明,在挡土墙高度和填土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三种土压力有如下关系:E<E<E
(4)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
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而得出的。朗肯土压力理论适用于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的情况(图2-4-4α)。
朗肯主动土压力强度计算公式中,K为主动土压力系数,,φ为填土的内摩擦角;c为黏性土的黏聚力,kPa。无黏性土、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分别如图2-4-4B.、2-4-4C.所示。
朗肯土压力理论多用于挡土桩、板桩、锚桩,以及沉井或刚性桩的土压力计算。
库伦土压力理论是根据滑动土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来求解土压力的。其研究的对象为:墙背具有倾角;墙背粗糙,墙与土间的摩擦角为δ;填土为理想散粒体,黏聚力c=0;填土表面倾斜。
库伦主动土压力强度的计算公式仍写成:p=γzK
公式中的角度符号以及土压力分布可参见图2-4-5。
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的比较:
(1)两者在β=0、ε=0、δ=0且c=0时,具有相同的结果。
(2)朗肯土压力理论未考虑墙背与填土间的摩擦作用,故主动土压力计算结果偏大。
(3)库伦土压力理论假定填土为砂土,不能直接应用于黏性土。改进的方法,如等效摩擦角法可应用于黏性土。
(4)库伦土压力理论假设破坏面为一平面,但对于黏性土,实际破坏面却是曲面,从而导致计算偏差,但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要。但在计算被动土压力时,偏差可达2~3倍。

第6题:

作用于墩台上土的侧压力,可按库伦理论推导的()土压力计算。

A.静

B.从动

C.主动

D.被动


正确答案:C

第7题:

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之间的异同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两种理论分别根据不同的假设,以不同的分析方法计算土压力,只有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两种计算结果才相同,否则将得出不同的结果。(2)朗肯土压力理论应用半空间中的应力状态和极限平衡理论,为了满足边界条件,必须假定墙背是直立的、光滑的,墙后填土是水平的。该理论忽略了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影响,使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3)库伦理论根据墙后土楔的静力平衡条件推导出计算公式,并可用于墙背倾斜,填土面倾斜的情况。假定填土是无粘性土,不能直接计算粘性土和粉土的土压力。库伦理论假定破坏是一平面,实际上破坏面是一曲面。

第8题:

库伦土压力理论通常适用于()。

A.粘性土

B.无粘性土

C.各类土


本题答案:B

第9题:

库伦土压力理论假定墙后土体为均匀各向异性粘性土。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作用于墩台上土的侧压力,可按库伦理论推导的()土压力计算。

  • A、静
  • B、从动
  • C、主动
  • D、被动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