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甲、乙两个实体间联系是m:n,将其转换成关系时正确的是()。

题目
单选题
若甲、乙两个实体间联系是m:n,将其转换成关系时正确的是()。
A

将m方关键字纳入n方的属性中

B

将n方关键字纳入m方的属性中

C

将m方关键字纳入n方的属性中,同时将n方关键字纳入m方的属性中

D

为联系另建一个关系,包括联系的所有属性和m方,n方的关键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型

B、每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

C、每个M:N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

D、在1:N联系中,“1”端实体的主键作为外键放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


参考答案B

第2题:

在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下列不正确的做法是()。

A、所有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

B、所有实体集转换成一个关系

C、1:N联系不必转换成关系

D、M:N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


参考答案:C

第3题: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的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键是( )。

A.N端实体的键

B.M端实体的键

C.N端实体键与M端实体键组合

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正确答案:C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是: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第4题:

ER模型可以转换成关系模型。当两个实体间联系是M:N联系时,它通常可转换成关系模式的个数是( )。

A.2

B.3

C.M+N

D.M*N


正确答案:B
解析: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有: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5题:

ER模型可以转换成关系模型。当两个实体间联系是M:N联系时,它通常可转换成(27)个关系模式。

A.2

B.3

C.M+N

D.M-N


正确答案:B
解析:可用3个关系模式,其中2个分别用于描述两个实体,另一个用于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6题:

一个ER图中,如果共有20个不同实体类型,在这些实体类型之间存在着9个不同的二元联系(二元联系是指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其中3个是1:N联系,6个是M:N联系,还存在1个M:N的三元联系,那么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型个数为()

A、24

B、27

C、29

D、30


参考答案B

第7题: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如何引入第3个交叉关系?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D.将两个实体合并


正确答案:A
解析: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N时,关系模型是多对多联系。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需要把多对多联系分解成一对多联系,分解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关键字。

第8题:

●ER模型可以转换成关系模型。当两个实体间联系是M∶N联系时,它通常可转换成 (27) 个关系模式。

(27) A.2

B.3

C.M+N

D.M-N


正确答案:B
【解析】可用3个关系模式,其中2个分别用于描述两个实体,另一个用于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9题: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 )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D.将两个实体合并


正确答案:A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需要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即化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

第10题:

E-R模型可以转换成关系模型。当两个实体间联系是M:N联系时。它通常可转换成关系模式的个数是 ( )。

A.2

B.3

C.M+N

D.M*N


正确答案:B
解析: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有: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3个或 3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因此,本题答案为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