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N表示作用在承台地面上的竖向荷载(kN),〔P〕表示单桩容许承载力(kN),μ表示考虑偏心荷载时各桩受力不均而适当增

题目
单选题
若用N表示作用在承台地面上的竖向荷载(kN),〔P〕表示单桩容许承载力(kN),μ表示考虑偏心荷载时各桩受力不均而适当增加桩数的经验系数,则一个基础所需桩的根数n=()
A

N/μ〔P〕

B

μN/〔P〕+1

C

N/μ〔P〕+1

D

μN/〔P〕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建筑物的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独立柱基的尺寸及桩的布置见图。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Fk=8000kN,力矩设计值Mk=1200kN·m;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d=600mm,承台埋置深度3m,各土层的桩基础设计参数见表。.




6.根据题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N。

A. 867
B. 1800
C. 1900
D. 21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2条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为安全系数,取K=2。
由于



所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2题:

某桩基工程(承台下桩数为6根)做静载荷试验,试桩结果:n根试桩的Q-s曲线上相应于陡降段起点荷载的平均值=2600kN,Qumin=2450kN,且极差满足要求,则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特征值RA=(  )kN。

A.1300
B.2450
C.2600
D.1225

答案:A
解析:
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
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本题中取

第3题: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验算时,取用的单桩荷载为()。

A、单桩竖向力标准值。

B、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C、单桩竖向力最大设计值。

D、单桩净反力设计值。


参考答案:D

第4题:

群桩基础,桩径d = 0.6m,桩的换算埋深ah≥4.0,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Rh = 50kN(位移控制) 沿水平荷载方向布粧排数n1=3排,每排桩数n2 =4根,距径比Sa/d=3,承台底位于地面上50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中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
A. 45kN B. 50kN C. 55kN D. 65kN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某承受轴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基础宽度、布桩如图所示。桩径400mm,桩长15m,现场静载试验得出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00kN,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150kPa。充分发挥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时,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该条基顶面的竖向荷载(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土的重度取18kN/m3,基础和上覆土平均重度20kN/m3,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9,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0)

A、700kN/m
B、755kN/m
C、790kN/m
D、850kN/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2款规定,对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应按下式计算:

第6题:

某办公楼柱下桩基础采用等边三桩承台,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框架柱为圆柱,直径为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题14~17图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假定,灌注桩配置9根直径14mm的主筋。该工程进行了试桩:水平静载试验得到单桩水平临界荷载为88kN;3根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得到试验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3000kN、3310kN、3080kN。试问,验算永久荷载控制的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单桩的水平荷载承载力特征值Rh(kN),以及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Rh=50,Ra=1500
B. Rh=50,Ra=1565
C. Rh=65,Ra=1500
D. Rh=65,Ra=1565

答案:A
解析:
由题中条件可得,灌注桩的配筋率为:9×153.9/(3.14×3002)=0.49%<0.65%。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7.2-3条,对于桩身配筋率小于0.65%的灌注桩,可取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临界荷载的75%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桩规》第5.7.2-7条,验算永久荷载控制的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应将确定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乘以调整系数0.8,故Rh=0.75×88×0.8=53kN。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Q.0.10-6条,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对桩数为3根及3根以下的柱下桩台,取最小值。故Ra=Quk/2-3000/2=1500kN,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Rh=50,Ra=1500。因此答案选A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桩身配筋率的计算;
  ②由桩基水平静载试验,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③由试验数据确定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计算灌注桩的配筋率;
  ②根据《桩规》第5.7.2-3条和第5.7.2-7条,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③根据《桩规》附录Q.0.10-6条,得到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第7题:

如图4-27所示,某六桩基础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和承台及上覆土(已考虑了自重荷载分项系数)重8000kN,=250kN·m,My =600kN·m,试计算1号桩和2号桩桩顶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其值最接近于( )。

A. N1=1489kN; N2 = 1505kN
B. N1=1287kN; N2 = 1505kN
C.N1=1287kN; N2 = 1689kN
D. N1=1489kN;N2 =1689kN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某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采用柱下桩基,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5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10000kN,力矩为1200kN.m,为0;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3000kN,力矩Mx为1560kN.m,My为0。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承台及方柱的尺寸、桩的布置以及各土层的地质情况见图4-17。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按单桩承载力验算桩数时,试问,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承受较大压力一侧基桩的竖向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010
(B) 1210
(C) 1250
(D) 1450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1.1条,承受较大压力一侧的桩的竖向力由下式计算:

第9题:

某建筑桩基,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为5000kN,承台及其上土自重的标准值为500kN,桩的平面布置和偏心竖向力作用点位置见图示。问承台下基桩最大竖向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图中尺寸单位为mm)(  )


A. 1270kN
B. 1820kN
C. 2010kN
D. 2210kN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1.1条规定,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的竖向力为:



其中,Mxk=Myk=Fke=5000×0.4=2000kN·m,则基桩最大竖向力:

第10题:

某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桩径为0.8m,单桩水平承栽力特征值为(位移控制)沿水平荷载方向布桩棑数垂直水平荷载方向毎排桩数n2= 4,距径比承台位于松散填土中,埋深0.5m,桩的换算深度承台位于松散填土中,埋深0.5m,桩的换算深度考虑地震作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中复合基桩水平承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134kN (B) 154kN
(C) 157kN (D) 177kN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