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密码子的摆动现象的生物学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密码子的摆动现象的生物学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siRNA的生物学意义。


正确答案: 1.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2.维持基因组的稳定。
3.保护基因组免受外援核酸侵入。

第2题:

摆动配对是密码子的第()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位碱基配对不严格。


正确答案:3;1

第3题:

由FrancisCrick提出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的摆动假说是指()

A、反密码子的5`端碱基允许互补碱基有摆动

B、反密码子的3`端碱基允许互补碱基有摆动

C、密码子的5`端碱基允许互补碱基有摆动

D、密码子的3`端碱基允许互补碱基有摆动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密码子的摆动现象的生物学意义。


正确答案:密码子的摆动现象:同义密码的第一、第二两个核苷酸残疾总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三个氨基酸残基,这种现象叫做叫做摆动现象。生物学意义:密码子的简并性使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发生突变时,仍能翻译出正确的氨基酸,使合成的蛋白质保持正常,这对维持物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5题:

简述落叶的原因和落叶的生物学意义。


正确答案: 植物落叶有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等机械作用;内因是因为叶片的衰老,在叶柄基部产生了离层,离层的产生是落叶的主要原因。
植物落叶是对不良生态环境的适应。落叶能减少蒸腾面积,避免水分过度散失。另外,通过落叶还可将过量的有碍植物生长的锌、铅、铁、铝等金属排出体外,故落叶兼有一定的排泄作用。

第6题:

遗传密码的摆动性常发生在()。

  • A、反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
  • B、反密码子的第2位碱基
  • C、反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
  • D、A+C
  • E、A+B+C

正确答案:A

第7题: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存在摆动配对现象,如果密码子为CGU,则识别它的反密码子可能是()。

  • A、ICG
  • B、GCA
  • C、CCG
  • D、UCG
  • E、GCI

正确答案:A

第8题:

反密码子摆动性的生物学意义是


A.维持生物表型稳定
B.有利于遗传变异
C.生物通用性
D.遗传特异性

答案:A
解析:
生化P336。摆动性是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时,出现的不严格遵守碱基配对规律的现象。若反密码子的第一位为稀有碱基Ⅰ,其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可以是A、C、U。这是因为tRNA的稀有碱基含量非常丰富,约有70余种。每个tRNA分子至少含有2 ~ 19个稀有碱基,多数分布在非配对区,特别是在反密码子3'端邻近部位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大多为嘌呤核苷酸。这对于维持生物表型的稳定性及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的配对是很重要的。

第9题:

(密码子)摆动


正确答案:处于密码子3ˊ端的碱基与之互补的反密码子5ˊ端的碱基(也称为摆动位置),例如I可以与密码子上3ˊ端的U,C和A配对。由于存在摆动现象,所以使得一个tRNA反密码子可以和一个以上的mRAN密码子结合。

第10题: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正确答案: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
2)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3)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和酶相同,故磷酸戊糖途径可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并实现某些单糖间的互变。
4)细胞内必须保持一定浓度的NADPH,以便形成还原性微环境,保护膜脂和其他生物大分子免遭活性氧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