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控制网进行图上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控制网进行图上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


现处于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拟用1 0台仪器,采用点连式进行观测,布设3 7 个GPS C级点。


【问题】


1.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2.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


3.计算该网的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和多余基线数。




答案:
解析:

1.三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持省级(或区域)大地控制网,满足国家基本比例尺测图的基本需求;结合水准测量、重力测量技术,精化省级(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


技术要求:三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2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应超过20km。三等大地控制网点在布设应与省级基础测绘服务、现有技术状况、应用水平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目标相一致,并应尽可能布设在三、四等水准路线上。三等大地控制网应根据需要进行复测或更新。


2.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产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步骤:(1)收集资料;(2)实地踏勘;(3)图上设计;(4)编写技术设计书。


3.计算该网的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和多余基线数。观测总点数3 7个,重复点3个,每点平均设站数为:(37+3)/37=1. 08;观测时段数:C=n·m/N=37*1.08/10=4;总基线数:J =C·N·(N-1)/2=4*1 0*9/2 =180;必要基线数:J=n-1=36;独立基线数:J=C·(N-1)=4*9=36;多余基线数:J=C·(N-1)-(n-1)=36-36=0。


第2题:

简述企业道德体系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①确认企业的行业性质、事业范围;
②考察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性质;
③汇总这些岗位的道德规范;
④初步检查方案与已有的理念是否符合。

第3题:

请简述采用E-R方法进行概念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1)局部E-R模式设计;(2)全局E-R模式设计;(3)全局E-R模式的优化。

第4题:

简述网络安全的意义和进行安全性设计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保证合法用户对资源进行安全访问,防止并杜绝黑客的蓄意攻击与破坏,同时又不至于带来过多的网络使用限制和性能下降,或盲目投入过高的代价而造成实施安全性的延误,最终影响用户的使用。
步骤:
1)确定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2)针对网络资源,分别分析它们的安全性威胁
3)分析安全性需求和折中方案
4)开发安全方案
5)定义安全策略
6)开发实现安全策略的过程
7)开发和使用适当的技术实现策略
8)用户、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需认可上述策略
9)培训用户、管理者和技术人员
10)实现技术策略和安全过程
11)测试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终止
12)判定同期性的独立审计日志,响应突发事件,根据最新的文献不断测试和培训,以及更新安全性计划和策略。

第5题:

简述用Jackson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步骤。


正确答案: ⑴分析并用Jackson图描绘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逻辑结构。
⑵找出输入数据结构和输出数据结构中的对应数据单元。
⑶从Jackson数据结构图导出程序结构图(①为每对有对应关系的数据单元,在程序结构图相应层次画一个处理框;②输入数据结构图、输出数据结构图中剩余的每个数据单元,在程序结构图相应层次分别为其画上对应处理框)。
⑷列出所有操作和条件,并把它们分到程序结构图的适当位置。
⑸用伪码表示程序。

第6题:

简述现场勘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一般步骤:
(1)巡视现场,划定勘验范围;
(2)先静后动,动静结合。
一般方法:
(1)选择勘验的起始点或部位,如由中心向外围勘验、由外围向中心勘验、由痕迹、物品及其它物证易破坏处勘验。
(2)选择勘验方法,如剖面勘验法、逐层勘验法、复原勘验法等。

第7题:

简述程序设计中为一个窗口创建子窗口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为一个窗口创建子窗口的一般步骤
(1) 选择一个合适的窗口类作为基类(CWnd类或其派生类),定义一个窗口类
(2)以堆方式在窗口类中添加一个或若干个子窗口类型的成员变量。
(3)重载OnCreate成员函数,在成员函数中调用这些子窗口对象的Create方法,创建子窗口对象。
(4)建立子窗口与父窗口之间的消息映射。

第8题:

工程控制网设计中,变形监测网和()应当进行优化设计。

A:测图控制网
B:精密工程控制网
C:施工控制网
D:安装控制网

答案:B
解析:
工程控制网设计中,变形监测网和精密工程控制网应当进行优化设计。

第9题:

简述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正确答案:方法:
(1)自顶向下法;
(2)自底向上法;
(3)逐步扩张法;
(4)混合策略。
在概念结构设计时,可以分为两步。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E-R模型,即设计用户视图;集成各局部E-R模型,形成全局E-R模型,即视图的集成。

第10题:

简述一般传动齿轮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齿轮传动有多种失效形式但对于某一具体工作条件下工作的齿轮传动,通常只有一种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失效形式,理论上应针对其主要失效形式选择相应的设计准则和计算方法确定其传动尺寸,以保证该传动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不发生失效。但是,对齿面磨损、塑性变形等失效形式目前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成熟的计算方法和完整的设计数据。
目前设计一般工况下工作的齿轮传动时,通常都只依据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两准则进行计算。而对高速重载易发生胶合失效的齿轮传动,则还应进行齿面抗胶合能力的核算。至于抵抗其他失效的能力,仅根据失效的原因,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作精确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1)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故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2)对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其齿面搞点蚀能力较强,主要失效形式表现为齿根弯曲疲劳折断,故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再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3)对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和齿根弯曲疲劳折断,故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然后考虑磨损的影响,将强度计算所求得的齿轮模数适当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