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处理机互连网中总线仲裁方法有哪些?优缺点如何?

题目
问答题
在多处理机互连网中总线仲裁方法有哪些?优缺点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静态优先级算法:为每个连到总线上的处理机(或计算机模块)分配一个唯一的固定优先级。当多个处理机同时请求使用系统总线时,仲裁器使优先级最高的申请者使用总线。通常用串行连接方式确定优先级,因而越靠近仲裁器的处理机,它的优先级就越高。这种算法的优点是算法简单,易实现。缺点是优先级低的处理机将很少有机会使用总线。
(2)平等算法通常以轮转方式将总线按固定大小的时间片依次供各处理机使用。常用于同步总线。该算法的优点是算法较简单且能保证各处理机有均等机会使用总线,缺点是平均等待时间较长。此外,若所轮到的处理机不用总线时,将造成总线带宽的浪费。
(3)动态优先级算法这是一种根据总线使用情况和相应规则,能动态地改变连接到总线上的多处理机的优先级。例如近期最少使用的LRU算法,它将最高的优先级分配给在最长时间间隔内未使用总线的处理机。循环菊花链(RDC-Rotatingdaisychain)算法,则根据离最后依次使用总线的处理机所处位置的远近分配优先级。它将总线准用线按某一方向接成闭环,刚使用总线的处理机的优先级最低,而离它越近的处理机的优先级越高。该算法的优点是兼顾了前两种算法的优点,即有较短的平均等待时间,并可使系统中的各处理机有均等机会使用总线.缺点是控制逻辑较为复杂。
(4)先来先服务算法它不是按优先级选择主控器,因而具有最好的均等性,该算法是性能最好的仲裁算法,但实现困难。该算法的作用只提供一种标准以衡量其他算法好坏。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社会研究中如何设计研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目标、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各种条件等因素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从程序上看包括:确定研究方式、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安排研究工作的组织方式及工作程序。
选择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是选择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可用一种或多种)
第二步是选择资料收集方案。(收集资料的内容和各种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第三步是设计资料分析方案。(内容、方法、技术)

第2题:

在总线式网络中,控制信息送取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载波监听多路送取/冲突检测方法(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ess/Conllision Detect)。
(2)多级多路排序送取方法(MLMA.。
(3)同步控制方式。第一种方法是总线令牌方式,令牌按某种预定方式逐站通过,持有令牌的站有权发送信息至总线上。令牌控制方式实时性较好,对于所传送的信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入优先权级别,但通信管理比较复杂。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分散控制方法。
第二种方法类似于环形结构中的信息槽控制方法,称为时间片法或时间分割多路送取/请求分配(TDMA/DA.方法。每个站有规定数量的时间槽位,在总线上按“时间”平均分配。

第3题:

互连网络的交换方法主要有线路交换、包交换、线路/包交换,SIMD互连网络多采用线路交换,多处理机常采用包交换。()


参考答案:√

第4题:

单处理机系统中,虽然有DMA控制器,但这个系统中不需要有总线仲裁器。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在集中式总线仲裁中,()响应时间最快。


正确答案:独立请求方式

第6题:

在总线式网络中,载波监听多路送取/冲突检测方法如何?


正确答案: 在总线结构中,所有的站都把它们的接收器连到总线上,在正常条件下,连到总线上的发送器只有一个、即只允许一个站向总线上发送信息。各站可采用“竞用”方式发送信息到总线上,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站,只要它准备发送信息并确认总线处于空闲状态,就可以将信息通过总线播送出去,当某一个站识别到报文上的接收地址与本站相符时,便将报文收录下来。如果没有专门的控制方法,两个或更多的站有可能同时发送信息,就会产生冲突(即碰撞现象),造成报文作废,因此必须采取控制措施以解决碰撞问题。

第7题:

在计算机总线结构中,双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的总线系统配置两组总线,即()。

  • A、系统总线和内存总线
  • B、数据总线和I/O总线
  • C、处理机总线和输入输出总线
  • D、ISA总线和PCI总线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嵌入式处理器中,下面关于“菊花链”仲裁的叙述,错误的是(29) 。

A.菊花链仲裁又称为串行仲裁

B.菊花链仲裁使用三根控制线:总线请求线、总线允许线和总线忙线

C.在菊花链模式下,总线允许线连接的先后次序决定了每个模块的优先级

D.在菊花链模式下,每一时刻可以有多个模块作为总线通信的实际主控模块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总线仲裁的基础知识。总线仲裁即总线判决,目的是避免多个主控器同时占用总线,确保任何时候总线上最多只有一个模块发送信息。当多个主控模块同时提出总线请求时,仲裁机构以一定的优先算法裁决由哪一个模块获得总线使用权.按裁决机构的设置,总线仲裁可分为集中式控制和分布式控制。集中式控制将总线控制逻辑基本上集中于一个设备,分布式控制则将总线控制逻辑分散在总线连接的各个部件或设备中。按裁决方式主要有定时查询、串行链接仲裁、并行仲裁和串并仲裁等。定时查询方式中各模块的总线请求信号经一条公共的请求线向控制器发出,控制器轮流对各模块进行测试看是否有请求。定时查询以计数方式向各模块发出一个计数值COUNT,与计数值相对应的模块如果有总线请求BR(BusRequest),则总线控制器停止计数,响应该模块的总线请求BR,使该模块获得总线使用权,然后该模块发出总线忙BB(BusBusy)信号并开始总线操作各模块的BR和BB“线或”后送往总线控制器。总线操作结束,该模块撤除总线忙BB信号,释放总线,控制器继续进行轮询,计数值可从零开始,也可从暂停的值继续。如果计数值每次都从零开始,各模块的优先级按其对应的序号固定不变,0号优先级最高,序号越大优先级越低。如果每次都从暂停的计数值继续下去,则所有模块都有相同的机率占用总线,各模块的优先级相等。优先级还可以程序控制,动态改变,灵活性大。定时查询方式可靠性高,模块的故障不会影响总线控制。缺点是扩展性较差,串行链接仲裁简称串链仲裁、串行仲裁,又叫“菊花链”仲裁(robinDaisychaining)。该仲裁法又有二线菊花链、三线菊花链、四线菊花链之分,其中三线菊花链使用普遍,最具代表性。三线菊花链使用3根控制线总线请求BR、总线允许BG(BusGrant)和总线忙BB,各模块通过OC(集电极开路)门在请求线BR和忙线BB上分别“线或”(负逻辑),各个模块的BR(或BB)线连在一起,当有一个为低电平时,输入到仲裁器的BR(或BB)即为低电平,这种“负或”的关系若从正逻辑来看则为“正与”,因此也有叫“线与”的。为了克服三线菊花链'中裁的弊端又保留其优点,出现了循环菊花链(RoundrobinDaisychaining)仲裁方法。盾环菊花链仲裁属分布式总线控制,系统中没有集中的总线仲裁器,而将仲裁逻辑分散:生各个模块中。总线允许线BG连到最后一个模块后又返回到第一个模块而形成循环。,系统中无论哪个模块被获准接管总线,它就同时兼作当前的总线仲裁器。可以编程选择任一模块首次访问总线,每个模块的优先权取决于它沿总线允许信号BG传输方向距当前总线控制器的远近,距离越远的优先权越低。因此在总线传输过程中优先权动态地改变,每个主控模块占用总线的机会均等。每一时刻只有一个模块作为总线通信的实际主控模块。

第9题:

在多处理机互连网中总线仲裁方法有哪些?优缺点如何?


正确答案:(1)静态优先级算法:为每个连到总线上的处理机(或计算机模块)分配一个唯一的固定优先级。当多个处理机同时请求使用系统总线时,仲裁器使优先级最高的申请者使用总线。通常用串行连接方式确定优先级,因而越靠近仲裁器的处理机,它的优先级就越高。这种算法的优点是算法简单,易实现。缺点是优先级低的处理机将很少有机会使用总线。
(2)平等算法通常以轮转方式将总线按固定大小的时间片依次供各处理机使用。常用于同步总线。该算法的优点是算法较简单且能保证各处理机有均等机会使用总线,缺点是平均等待时间较长。此外,若所轮到的处理机不用总线时,将造成总线带宽的浪费。
(3)动态优先级算法这是一种根据总线使用情况和相应规则,能动态地改变连接到总线上的多处理机的优先级。例如近期最少使用的LRU算法,它将最高的优先级分配给在最长时间间隔内未使用总线的处理机。循环菊花链(RDC-Rotatingdaisychain)算法,则根据离最后依次使用总线的处理机所处位置的远近分配优先级。它将总线准用线按某一方向接成闭环,刚使用总线的处理机的优先级最低,而离它越近的处理机的优先级越高。该算法的优点是兼顾了前两种算法的优点,即有较短的平均等待时间,并可使系统中的各处理机有均等机会使用总线.缺点是控制逻辑较为复杂。
(4)先来先服务算法它不是按优先级选择主控器,因而具有最好的均等性,该算法是性能最好的仲裁算法,但实现困难。该算法的作用只提供一种标准以衡量其他算法好坏。

第10题:

多微机处理机共享总线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系统配置灵活,无源总线造价低等优点。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