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加固?

题目
单选题
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加固?
A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B

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

C

加深基础法

D

桩式托换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基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基础的沉降,严重者会导致上部建筑物破坏。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关于桥梁下部结构养护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裂缝宽小于规定限值时,可采用压力灌浆法灌注水泥砂浆、环氧砂浆等灌浆材料修补方法
B.裂缝宽大于规定限值时,可凿槽并采用喷浆封闭裂缝方法
C.台身发生纵向贯通裂缝,可用钢筋混凝土围带或粘贴钢板进行加固
D.因基础不均匀下沉引起自下而上的裂缝,则应先用灌缝或加筋方法进行维修,再加固基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养护。A:裂缝宽小于规定限值时,可凿槽并采用喷浆封闭裂缝方法;B:裂缝宽大于规定限值时,可采用压力灌浆法灌注水泥砂浆、环氧砂浆等灌浆材料修补方法;D:因基础不均匀下沉引起自下而上的裂缝,则应先加固基础,再采用灌缝或加筋方法进行维修。

第3题:

检查桥墩水下墩身和基础有无裂损、冲空时,可采用水下摄影或摸探等方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关于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有下列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当场地地基无软弱下卧层时,测定的既有建筑基础再增加荷载时,变形模量的试验压板尺寸不宜小于2.0m2
B.在低层或建筑荷载不大的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中,应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计算
C.测定地下水位以上的既有建筑地基的承载力时,应使试验土层处于干燥状态,试验板的面积宜取0.25m2~0.50m2
D.基础补强注浆加同适用于因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的加固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附录B.0.1和B.0.2条规定,既有建筑地基承载力持载再加荷载试验中,试验压板可取方形或圆形,压板宽度或直径,对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应取基础宽度。对基础宽度大,试验条件不满足时,应考虑尺寸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结合结构和基础形式以及地基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模量;当场地无软弱下卧层时,可用小尺寸压板的试验确定,电脑试验压板的面积不宜小于2m2。
B项,根据3.0.4.1和2款规定,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中,由于可能存在加载时间或荷载数值的不一致性,容易引起附加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故在加固设计中均须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计算。
根据附录A.0.1和A.0.2条规定,地基土的含水量和天然状态改变将导致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故在既有地基承载力检测中,必须保证地基土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故C项叙述错误。
D项,根据第11.2.1条规定,基础补强注浆加固的特点是施工方便,可以加强基础的刚度与整体性,适用于因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的加固。在补强注浆加同施工中,一定要合理控制注浆压力,以达到在保证注浆饱满的同时避免因压力过高造成基础及上部结构损坏的目的。

第5题:

某软土地基上建设2~3层别墅(筏板基础、天然地基),结构封顶时变形观测结果显示沉降较大且差异沉降发展较快,需对房屋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以控制沉降,下列哪种加固方法最合适?(  )

A、树根桩法
B、加深基础法
C、换填垫层法
D、增加筏板厚度

答案:A
解析: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地下铁道的原有建筑物加固工程;换填法又称换土法,换土法是指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适用于地基表层存在着厚度不大且易于挖除的不良土层;加深基础法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不能控制沉降;增加筏板厚度来控制沉降,效果不明显。

第6题:

当地基计算沉降过大或结构物对不均匀沉降敏感时,可采用( )。

A.沉井基础
B.桩基础
C.管柱
D.刚性基础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117/2019版教材P113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不同基础的选用。桩基础是深入土层的柱形结构,其作用是将作用于桩顶以上的结构物传来的荷载传到较深的地基持力层中去,当荷载较大或桩数量较多时需在桩顶设承台将所有基桩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 。

第7题:

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下述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减液法()
A.拟建设备基础
B.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并需阻止湿陷发展的即有建筑基础
C.受油浸引起倾斜的储油灌基础
D.沉降不均匀的即有设备基础


答案:C
解析:
C。《建筑地基处理规范》16.1.2条,对于下列建(构)筑物,宜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需要立即阻止湿陷继续发展的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注:碱液法不能加固油浸地基的根本原因是碱液与油基容易发生皂化反应,使碱液失效。(参见《基础考试复习教程》或《普通化学》)

第8题:

减小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有()。

A.采用连续基础

B.采用桩基或其它深基础

C.进行地基处理

D.采用增强上部结构适应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为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可采用的方法有( )。
A.采用深基础 B.进行地基处理 C.设置沉降缝 D.减小基础刚度


答案:A,B,C
解析:
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建筑措施包括:①建筑物体形应力求简单;
②控制建筑物长高比;③合理安排建筑物间的距离;④调整建筑物各部分的标高。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结构措施包括:①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②减轻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③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应力;④加强基础刚度;⑤设置圈梁。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施工措施包括:①采用地基处理措施;②采用合理施工措施。

第10题:

避雷针基础(独立避雷针)基础沉降,应()

  • A、开展基础沉降检查
  • B、发生下沉时,应校核保护范围并加强监测,必要时加固基础
  • C、不均匀下沉时,应进行矫正处理
  • D、严重时应重新浇筑基础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