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基上水闸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强夯法、旋喷法。

题目
填空题
土基上水闸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强夯法、旋喷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7年)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对软基和岩基均适用的方法是( )。

A.旋喷桩
B.排水法
C.挤实法
D.灌浆法

答案:D
解析:
灌浆是利用灌浆泵的压力,通过钻孔、预埋管路或其他方式,把具有胶凝性质的材料(水泥)和掺合料与水搅拌混合的浆液或化学溶液灌注到岩石、土层中的裂隙、洞穴或混凝土的裂缝、接缝内,以达到加固、防渗等工程目的的技术措施。

第2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能形成复合地基的方法是()

A、挤实法
B、换填法
C、排水法
D、强夯法

答案:A
解析: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而形成与原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挤实法是将某些填料如砂、碎石或生石灰等用冲击、振动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方法压入土中,形成一个个的柱体,将原土层挤实,从而增加地基强度的一种方法。

第3题:

膨胀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是()

A、换土法

B、石灰添加剂

C、强夯法


参考答案:B

第4题:

泥质土不宜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水闸地基处理的()的方法是工程上广为采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包括淤泥质土。

  • A、换土垫层法
  • B、桩基础法
  • C、碾压法
  • D、沉井基础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对软基和岩基均适用的方法是( )。

A、旋喷桩
B、排水法
C、挤实法
D、灌浆法

答案:D
解析:
教材P60
【知识点】地基处理的方法。灌浆是把浆液或化学溶液灌注到岩石、土层中的裂隙、洞穴或混凝土的裂缝、接缝内,以达到加固、防渗等工程目的的技术措施。

第7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第6.3.3条条文说明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第8题: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是(  )。

A、强夯法
B、预压法
C、旋喷法
D、振冲法

答案:A
解析:
地基加固处理和施工的方法有强夯法、预压法、旋喷法、振冲法和深层搅拌法等。其中,强夯适用于碎石土、砂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的加固。B项,预压适用于软土和冲填土地基的加固;C项,旋喷适用于砂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及人工填土地基的加固;D项,振冲地基适用于加固松散砂土地基。

第9题:

土基上水闸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强夯法、旋喷法。


正确答案:预压加固法;换土垫层法;桩基础;沉井基础;振冲沙桩法

第10题:

在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哪一种方法处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

  • A、强夯法
  • B、旋喷法
  • C、换土垫层法
  • D、堆载预压法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