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消除误差?

题目
问答题
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消除误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系统误差产生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小、消除系统误差?


正确答案: 系统误差是分析过程中的固定因素引起的,如:
(1)方法缺陷。消除措施:采用标准方法校验原方法,确定方法误差并加以消除。
(2)仪器未校准。消除措施:校准仪器使用校正值。
(3)试剂不纯,或试剂失水、吸水、吸附二氧化碳等。消除措施:做空白、对照试验,采用纯度高的试剂。
(4)操作者个人恒定误差。消除措施:严格训练,提高试验人员操作技术水平。

第2题:

为了消除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可采用的温度补偿措施包括()、()、()。


正确答案:单丝自补偿法;双丝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

第3题:

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A.电阻丝有温度系数

B.试件与电阻丝的线膨胀系数相同

C.电阻丝承受应力方向不同

D.电阻丝与试件材料不同


正确答案:A

第4题:

产生应变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 A、电阻丝有温度系数
  • B、试件与电阻丝的线膨胀系数相同
  • C、电阻丝承受应力不同
  • D、电阻丝与试件材料不同

正确答案:A

第5题:

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消除误差?


正确答案:由温度引起应变片电阻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敏感栅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即电阻温度效应;二是由于敏感栅和试件线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电阻变化。
进行温度补偿,消除误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温度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和热敏电阻补偿法。温度自补偿法是通过精心选配敏感栅材料与结构参数来实现温度补偿;桥路补偿法是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来达到补偿的目的;热敏电阻补偿法是使电桥的输入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从而提高电桥的输出电压。

第6题:

为了消除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可采用的温度补偿措施包括: 单丝自补偿法、()和()。


正确答案:双丝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

第7题:

引起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原因是什么?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是电阻温度系数,二是线膨胀系数不同。
单丝自补偿应变片,双丝组合式自补偿应变片,补偿电路

第8题:

简述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原因及补偿方法。


正确答案: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是指当应变片的工作温度变化时应变计的输出会在正常输出基础上发生偏移的效应。
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点:
(1)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
(2)试件材料与敏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应变。
补偿方法可采用3中方法:
(1)应变片自补偿可采用单丝自补偿或者双丝自补偿
(2)桥路补偿法
(3)热敏电阻补偿法。

第9题:

试简要说明使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并说明有哪几种补偿方法。


正确答案: 温度误差产生原因包括两方面:
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试件材料与敏感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应变。
温度补偿方法基本上分为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大类。

第10题:

应变片测量技术有何特点?说明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组成和种类。电阻应变片有哪些主要特性参数?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减小或补偿温度误差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应变片电测技术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优点:
(1)非线性小,电阻的变化同应变成线性关系;
(2)应变片尺寸小(我国的应变片栅长最小达0.178mm),重量轻(一般为0.1~0.2g),惯性小,频率响应好,可测0~500kHz的动态应变;
(3)测量范围广,一般测量范围为10~10-4量级的微应变;用高精度、高稳定性测量系统和半导体应变片可测出10-2量级的微应变;
(4)测量精度高,动态测试精度达1%,静态测试技术可达0.1%;
(5)可在各种复杂或恶劣的环境中进行测量。如从-270℃(液氦温度)深冷温度到+1000℃的高温;从宇宙空间的真空到几千个大气压的超高压状态;长时间地浸没于水下;大的离心力和强烈振动;强磁场、放射性和化学腐蚀等恶劣环境中进行测量。
金属电阻应变片由四部分组成:敏感栅、基底、盖层、粘结剂、引线。分为金属丝式和箔式。金属电阻应变片主要特性参数:灵敏系数、横向效应、机械滞后、零漂及蠕变、温度效应、应变极限、疲劳寿命、绝缘电阻、最大工作电流、动态响应特性。
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是敏感元件与弹性元件温度误差不同产生虚假误差,可采用自补偿和线路补偿的方法来减小或补偿温度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