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斑岩型矿床的成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斑岩型矿床的成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斑岩型矿床的板块构造成因模型,即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并向上地幔插入,海洋板块沿俯冲带发生局部熔融,并沿着裂隙上升到地壳浅部,形成斑岩型矿床。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的成因


正确答案: 含钨花岗岩石深部硅铝层重熔岩浆侵入而成的,钨、锡等成矿物质来自重熔前的矿源层。矿床形成于高温热阶段形成温度约在550-300℃之间,成矿深度在4.5-1.5mK,成矿方式以充填方式为主,成矿过程中挥发性组分起一定作用。

第2题:

斑岩型矿床


正确答案: 指产在斑岩类矿体及其附近大范围内分布的侵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床。

第3题:

钾化、硅化和绢云母化的蚀变组合往往和斑岩型铜、钼矿床有关。()


正确答案:√

第4题:

细碧角斑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正确答案: 含矿岩系为细碧角斑岩建造(弧后裂谷?)。矿体主要产于角斑岩,由块状矿石构成的层状矿体和细脉浸染状充填交代矿体均可发育。主要硫化物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围岩蚀变自中心向外依次出现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青盘岩化。主要有用金属为铜、锌(铅),常伴生金。

第5题:

简述斑岩型矿床的成因?


正确答案: 斑岩型矿床的板块构造成因模型,即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并向上地幔插入,海洋板块沿俯冲带发生局部熔融,并沿着裂隙上升到地壳浅部,形成斑岩型矿床。

第6题:

斑岩矿床


正确答案: 是指规模大、品位低、主要产于斑岩中及其接触带附近的细脉浸染型矿床。

第7题:

简述斑岩型铜、钼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式?


正确答案: 1)钾质蚀变带:蚀变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和钾长石。
2)似千枚岩化蚀变带:蚀变矿物主要是石英和绢云母。
3)泥质蚀变带:蚀变矿物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和石英。
4)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主要是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

第8题:

斑岩型矿床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绝大部分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地缝合线构造环境。2)有重要意义的斑岩型矿床均出现于显生宙,特别是中生代和新生代,其次是晚古生代。3)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具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和超浅成小侵入体有关。4)一般具有面型矿化蚀变,且分带性明显,富含黄铁矿。5)矿石具细脉浸染状构造6)角砾岩筒或角砾岩脉是重要的控矿构造形式。

第9题:

什么是斑岩型矿床?


正确答案: 斑岩型矿床是指品位低单规模大,且主要产于斑岩中及其内外接触带附近的细脉浸染型矿床。

第10题:

简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因?


正确答案: 在花岗岩类等汉稀土元素较多的原岩风化壳中常发育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床。这类花岗岩在风化作用下,稀土矿物被破坏分解时,释放出的稀土元素可呈阳离子进入溶液,而硅酸盐矿物风化成多水高岭土、高岭土、水云母的粘土矿物。由于破键而出现未饱和的过剩负电荷,他们需要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以维持电价平衡,活动性小的稀土元素阳离子就会被粘土矿物吸附,而使稀土离子在风化壳中逐渐富集起来形成工业价值的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