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沉淀法原理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有机溶剂沉淀法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加入有机溶剂于蛋白质溶液中可产生多种效应,这些效应结合起来,使蛋白质沉淀。
①有机溶剂,使溶液介电常数降低,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带溶质间静电引力增大,从而相互吸引、聚集而沉淀。
②有机溶剂减小水的极性,使两性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③由于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从而降低了亲水溶质表面水化层的厚度和溶质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聚。
④极性有机溶剂破坏溶质的某种键(如氢键),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形,使原来包在内部的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离心沉淀法的原理、操作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理:利用沉降系数的差异将供试品和微生物进行分离;
操作:取规定量的供试液,3000转/分离心20分钟(供试液如有沉淀,先以500转/分离心5分钟,取全部上清液再离心),弃去上清液,留底部集菌液约2ml,加稀释剂至原规定量.
注意事项:真菌由于沉降系数比较小,500r/min离心5min,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回收率为20%,因此其检查不适宜用低速离心沉淀法.

第2题:

简述有机溶剂沉淀法中有机溶剂的选择要求。


正确答案: 1.溶剂的选择要求:
(1)介电常数小。
(2)对生物分子变性小。
(3)毒性小、挥发性适中。
(4)能与水无限混溶。
2.常用的溶剂:
乙醇:具有上述的特点;
丙酮:沉淀作用大于乙醇,时可减少1/4~1/3,但是沸点比乙醇低,对肝脏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着火点低;
甲醇:沉淀作用与乙醇相当,但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比乙醇、丙酮小,由于口服毒性大,限制其使用;
其他:二甲基亚砜、乙睛、二甲基甲酰胺。

第3题:

蛋白质免疫原所用的沉淀法包括 ( )

A、盐析法

B、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

C、有机溶剂沉淀法

D、核酸沉淀法

E、醋酸沉淀法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

  • A、乙酸乙酯
  • B、正丁醇
  • C、苯
  • D、丙酮

正确答案:D

第5题:

有机溶剂沉淀法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加入有机溶剂于蛋白质溶液中可产生多种效应,这些效应结合起来,使蛋白质沉淀。
①有机溶剂,使溶液介电常数降低,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带溶质间静电引力增大,从而相互吸引、聚集而沉淀。
②有机溶剂减小水的极性,使两性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③由于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从而降低了亲水溶质表面水化层的厚度和溶质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聚。
④极性有机溶剂破坏溶质的某种键(如氢键),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形,使原来包在内部的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

第6题: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沉淀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含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中,加进沉淀剂,以便生成水合氧化物、碳酸盐的结晶或凝胶。将生成的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焙烧、成型后,即得催化剂。

第7题:

简述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①有机溶剂,使溶液介电常数降低,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带溶质间静电引力增大,从而相互吸引、聚集而沉淀。
②有机溶剂减小水的极性,使两性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③由于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从而降低了亲水溶质表面水化层的厚度和溶质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聚。
④极性有机溶剂破坏溶质的某种键(如氢键),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形,使原来包在内部的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

第8题:

有机溶剂沉淀法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多为甲醛或丙酮。( )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要说明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降低水溶液的介电常数,增加蛋白质不同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使蛋白质产生沉淀;
有机溶剂与水作用使蛋白质的表面水化层厚度压缩,导致蛋白质脱水,蛋白质间的疏水作用增强,从而产生沉淀。

第10题:

在生物物质分离纯化方法中,沉淀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

  • A、有机溶剂沉淀法
  • B、盐析法
  • C、化学沉淀法
  • D、等电点沉淀法
  • E、离子交换沉淀法

正确答案: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