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剪切体积变形的物理力学机理是什么?对土的抗剪强度有什么影响?试解释较疏松的饱和粉细砂地基容易液化的原因。

题目
问答题
土的剪切体积变形的物理力学机理是什么?对土的抗剪强度有什么影响?试解释较疏松的饱和粉细砂地基容易液化的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选用剪切试验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非饱和土在施工期间和竣工以后受水浸转变为饱和土的可能性

B、土的固结状态在施工前后的变化

C、活荷载对地基土性的影响

D、挖方卸荷或填方加荷对土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下列关于土的抗剪强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B.土的抗剪强度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压力的重要指标
C.黏性土和粉土的抗剪强度不仅与摩擦阻力有关,还包括土颗粒间的黏聚力
D.无黏性土的抗剪强度和剪切面上的正压力(即摩擦阻力)成反比

答案:D
解析:
P7-10
4.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具有的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它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压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土体抗剪强度的因素,对于无黏性土,土的抗剪强度和剪切面上的正压力(即摩擦阻力)成正比,黏性土和粉土的抗剪强度不仅与摩擦阻力有关,还与土颗粒间的黏聚力有关。

第3题:

关于地基土的液化,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地基处理的目的不包括()

  • A、降低土的压缩性
  • B、降低土的透水性
  • C、提高地基抗剪强度
  • D、提高地基土抗液化能力

正确答案:B

第5题:

对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时,在同一标准贯入试验深度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下,如果砂土和粉土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相同,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 粉细砂比粉土更容易液化
B. 黏粒含量较多的砂土较容易液化
C. 平均粒径d50为0.10~0.20mm的砂土不易液化
D. 粉土中黏粒含量越多越不容易液化

答案:A,D
解析:
A项正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4条规定,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粉细砂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小于粉土,由式(4.3.4)可知,可知粉细砂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大于粉土,故粉细砂比粉土更容易液化;BC两项错误,砂土的抗液化性能与平均粒径d50的关系密切,容易液化的砂土平均粒径d50在0.02~1.00mm之间,d50在0.07mm附近时最容易液化,砂土中黏粒含量超过16%时就很难液化;D项正确,粉土中的黏粒含量是影响粉土液化的重要因素,当粉土中黏粒含量增加时,土体中的黏粒逐渐从润滑作用变为密实、镶嵌作用,粉土的黏粒含量越高越不容易液化。

第6题: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 )。

A:土的饱和性
B:土的压缩性
C:土的塑性
D:土的液性
E:土的抗剪强度

答案:B,E
解析:
2019版教材P12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压缩性和土的抗剪强度

第7题:

下列关于土的抗剪强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B.对于黏性土和粉土,土的抗剪强度和剪切面上的正压力(即摩擦阻力)成正比
C.对于无黏性土,其抗剪强度不仅与摩擦阻力有关,还包括土颗粒间的黏聚力
D.土的抗剪强度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E.土的抗剪强度是计算土压力的重要指标

答案:A,D,E
解析:
P7-10
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具有的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它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压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土体抗剪强度的因素,对于无黏性土,土的抗剪强度和剪切面上的正压力(即摩擦阻力)成正比,黏性土和粉土的抗剪强度不仅与摩擦阻力有关,还与土颗粒间的黏聚力有关。

第8题:

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土中粘粒含量越高,抗液化能力越强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地下水位越低,越不容易液化


参考答案:A

第9题:

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测定()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

  • A、饱和软粘土
  • B、粉土
  • C、粉砂
  • D、黄土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含水量对粘性土的工程性质有极大的影响,如对土的()等。

  • A、状态
  • B、抗剪强度
  • C、固结变形
  • D、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