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据库访问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题目
多选题
关于数据库访问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A

ADO可以用于访问任何类型数据库

B

RDO、DAO正在被ADO取代

C

RDO用于访问远程数据库

D

当前VB6.0采用的主要访问技术有:ADO、DAO、RDO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SQL语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所写

B. SQL是访问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C. SQL只能访问FOXPRO生成的数据库

D. 通过ODBC,用户可以使用SQL来访问任何类型的数据库


参考答案:C

第2题:

对数据访问页与Access数据库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访问页是Access数据库的一种对象

B.数据访问页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性质是相同的

C.数据访问页的创建与修改方式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基本是一致的

D.数据访问页与Access数据库无关


正确答案:D
解析:数据访问页是一个独立的文件,保存在Access以外,两者是分离的,但不是无关的。数据访问页是Access数据库的一种对象,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性质相同,创建与修改方式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基本一致,与Access数据库有关。

第3题:

()是第一个使用SQL访问不同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技术。

A.ODBC

B.DAO

C.RDO

D.JDBC


正确答案:A

第4题:

以下关于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C
IEEE802.2标准定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三类: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采用TokenBus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与采用TokenRin9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环型局域网。CSMA/CD在网络通信负荷较低时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但是,当网络通信负荷增大时,由于冲突增多,网络吞吐率下降、传输延迟增加。

第5题:

下列关于数据访问页与Access数据库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访问与Access数据库无关

B.数据访问页是Access数据库的一种对象

C.数据访问页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性质是相同的

D.数据访问页的创建和修改方式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A
解析:在Access数据库中,数据访问页是数据库的一种对象。设计数据访问页和设计报表与窗体类似,也要使用字段列表、工具箱、控件、排序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6题:

下列对数据访问页与Access数据库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访问页是Access数据库的一种对象

B.数据访问页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性质是相同的

C.数据访问页的创建与修改方式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D.数据访问页与Access数据库无关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下列对数据访问页与Access数据库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数据访问页不是Access数据库的一种对象

B.数据访问页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性质不同

C.数据访问页的创建和修改方式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D.数据访问页与Access数据库无关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访问页的知识。数据访问页是用户通过 Internet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库对象,可以用来发布数据库中任何保存的数据。数据访问页是Access里面的7种对象之一,与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性质相同,而且数据访问页的创建和修改方式与其他 Access数据库对象也基本一致。

第8题:

关于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数据库具有集成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B. 数据库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C.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共享数据的集合。

D. 数据库允许不同用户为了不同的目的进行访问,但只允许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访问。


正确答案是: ABC

第9题:

关于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C
为了有效实现多个结点访问公共传输介质的控制策略,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每一个结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时,首先要侦听总线的忙、闲状态。如总线上已经有数据信号传输,则为总线忙;如总线上没有数据传输,则为总线空闲。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检测出冲突,为了解决信道争用冲突,结点停止发送数据,随机延迟后重发。

第10题:

【题目描述】

   ● 网络杀毒软件厂商已经开始使用数据库技术和LDAP技术进行策略日志存储和用户管理,这里LDAP指的是(43) 。

(43)

A.轻量目录访问协议              

B.本地目录访问协议

C.轻量数据访问协议              

D.本地数据访问协议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