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3MAC帧的起始定界符SFD的比特模式为()。

题目
填空题
IEEE802.3MAC帧的起始定界符SFD的比特模式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帧中继的最大帧传输长度为()

A.128比特

B.256比特

C.1024比特

D.1600比特


正确答案:D
由于帧中继较快的转发速度,而且帧中继数据单元至少可以达1600字节,所以帧中继协议十分适合在广域网中连接局域网

第2题:

数据封装的正确顺序是( )。

A.数据、帧、分组、段、比特 B.段、数据、分组、帧、比特C.数据、段、分组、帧、比特D.数据、段、帧、分组、比特


正确答案:C

第3题:

我们通常路测中所说的误比特率(BER)定义为在那些没有被声明为被删除帧中的误比特率。即在那些检测为“好”的帧中错误比特的数目与“好”帧中传输的总比特数之比。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4题:

IEEE802.1Q定义了VLAN的帧格式,在IEEE802.3MAC帧中插入了()个字节的标识符,称为(),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个VLAN。


正确答案:4;VLAN标记

第5题:

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

A.比特,包,帧,段,数据

B.数据,段,包,帧,比特

C.比特,帧,包,段,数据

D.数据,包,段,帧,比特


参考答案:B

第6题:

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分别为( )。

A.比特、帧、分组

B.比特、分组、帧

C.帧、分组、比特

D.分组、比特、帧


参考答案:A

第7题:

在以太网帧结构中,帧前定界符为 【6】(请用二进制数表示)。


正确答案:10101011

第8题:

以下帧数说法正确的是:()

A.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

B.帧删除率(FER)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数据比特之比。

C.残余误比特率(RBER)定义为在那些没有被声明为被删除帧中的误比特率,即在那些检测为“好”的帧中错误比特的数目与“好”帧中传输的总比特数之比;

D.误比特率(BER)定义为被删除的帧数占接收帧总数之比。


参考答案:A, C

第9题:

HDSL帧结构中H字节包括CRC-6、指示比特、嵌入操作信道和修正字等,Z-bit为开销字节,用于标志子数据块的起始。


答案:错
解析:

第10题:

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

  • A、字节计数法
  • 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 C、违法编码法
  • 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