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梁腹两侧的纵向防裂钢筋布置应()。

题目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梁腹两侧的纵向防裂钢筋布置应()。
A

上密下疏

B

上下均匀

C

下密上疏

D

集中排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通常布置在梁的()区。

A、受压
B、受拉
C、受剪
D、受扭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20,(二)1.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

第2题:

关于规范规定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厶,以下叙述( )正确。

A.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所有纵向钢筋均应满足
B.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均应满足
C.在计算中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的纵向受拉钢筋应满足锚固长度规范要求取值
D.端部有弯钩的Ⅰ级钢筋可不满足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单筋截面同时在梁的受拉区和受压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


答案:错
解析:
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置:受弯构件分为单筋截面和双筋截面两种。前者指只在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后者指同时在梁的受拉区和受压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

第4题: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是0.2%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其纵向钢筋的布置应沿构件截面:( )

A.上面布置
B.下面布置
C.上下面均匀对称布置
D.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答案:D
解析:
梁式构件在扭矩作用下产生螺旋形的主拉应力流,所以在配置钢筋时应该周边均匀对称布置,以保证当混凝土开裂后有钢筋穿过裂缝。

第6题:

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通常布置在梁的( )区。

A.受压
B.受拉
C.受剪
D.受扭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0页
(二)1.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

第7题:

受扭构件纵向钢筋的布置应沿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 )。

A.上面布置
B.上下面均匀对称布置
C.下面布置
D.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某钢筋混凝土梁截面b×h=250mm×600mm,受弯剪扭作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as=40mm。

假定,经计算,受扭纵筋总面积为600mm2,梁下部按受弯承载力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为610mm2,初步确定梁截面两侧各布置2根受扭纵筋(沿梁高均匀布置)。试问,该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最为恰当(  )
提示:受扭纵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受扭纵筋截面中心至梁截面边距可按as取用。

A. 3Φ 22
B. 3Φ 20
C. 3Φ 18
D. 3Φ 16

答案: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2.5条规定,弯剪扭构件受扭纵筋除应在梁截面四角配置外,其余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短边长度。
截面抗扭有效宽度b0=250-2×40=170mm,有效高度h0=600-2×40=520mm。
因此,受扭纵筋的布置沿截面周边应为:
600/[2×(170+520)]=0.435mm2/mm
按梁两侧各布置2根受扭纵筋,此时梁侧纵筋间距为:
(600-2×40)/3=173mm<200mm
下部纵筋面积应为:
610+0.435×(170+520/3)=759mm2
选配3Φ 18,As=763mm2>759mm2,满足要求。

第9题:


A.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所有纵向钢筋均应满足
B.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均应满足
C.当计算中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的纵向受拉钢筋应满足
D.端部有弯钩的Ⅰ级钢筋可不满足

答案: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条: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取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以基本锚固长度。第8.3.3条: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说明即也存在最小锚固长度的要求。现“Ⅰ级钢筋”已改为“HPB235”钢筋。

第10题: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梁和板为典型的受弯构件。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