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使用要求
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塑性较的转动能力
发生适筋破坏
第1题:
A.正常使用要求;
B.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C.发生适筋破坏;
D.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第2题:
A、宜采用具有塑性较好的Ⅰ级或Ⅱ级钢筋。
B、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
C、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D、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A、MB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的跨中弯距MC之和,应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0的一半。
E、塑性铰截面宜加密箍筋
第3题:
第4题: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与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有关, 增大相对受压区高度,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降低,为使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应满足()
第5题:
第6题:
A.受力钢筋宜采用I、II或III级热轧钢筋;
B.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宜超过 0.25;
C.弯矩调整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ξ一般应超过 0.35,但不得超过ξb;
D.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梁、板,可适当放宽裂缝的控制要求。
第7题:
A、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B、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C、相对受压区高度<=0.35
D、相对受压区高度>0.35
第8题:
第9题:
采用弯矩调幅计算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第10题:
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平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