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m段流水线各段的时间相等,均为△t,则执行n个任务的实际吞吐率=n/(m())。

题目
填空题
假设m段流水线各段的时间相等,均为△t,则执行n个任务的实际吞吐率=n/(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分为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3段操作,每一段操作占用的时间分别是△t、2△t、3△t。若采用常规的顺序串行执行方式,连续执行n条指令所需时间是(7);若采用流水线方式,3段操作重叠执行时,连续执行n条指令所需时间是(8)。

A.9n△t

B.3n△t

C.6n△t

D.3(n-1)△t


正确答案:C

第2题:

某指令流水线南5段组成,第l、3、5段所需时间为△t,第2、4段所需时间分别为3△t、2△t,如下图所示,那么连续输入n条指令时的吞吐率(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个数)TP为( )。

A.n/[5*(3+2)△t]

B.n/[(3+3+2)△t+3(n-1)△t]

C.n/[(3+2)△t+(n-3)△t]

D.n/[(3+2)△t+5*3△t]


正确答案:B
解析:TP=指令总数÷执行这些指令所需要的总时间。执行这些指令所需要的总时间=(t+3t+t+2t+t)+3(n-1)t。

第3题:

阅读下面程序段,则执行后的结果为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m=4,n=2,k;

k=fun(m,n);

printf("%d\n",k);}

fun(int m,int n)

{return(m*m*m-n*n*n);}

A.64

B.8

C.56

D.0


正确答案:C

第4题:

流水线的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流水线处理的任务数,如果各段流水的操作时间不同,则流水线的吞吐率是( )的倒数。

A.最短流水段操作时间
B.各段流水的操作时间总和
C.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D.流水段数乘以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指令流水线由5段组成,第1、3、5段所需时间为△t,第2、4段所需时间分别为3At、2At,如下图所示,那么连续输入n条指令时的吞吐率(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个数)TP为( )。

A.n/[5*(3+2)△t]

B.n/[(3+3+2)△t+3(3-1)△t]

C.n/[(3+2)△t+(n-3)△t]

D.n/[(3+2)△t+5*3△t]


正确答案:B
解析:吞吐率和建立时间是使用流水线技术的两个重要指标。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里流水线处理机流出的结果数。对指令而言,就是单位时间所执行的指令数。流水线开始工作时,需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吞吐率,这就是建立时间。若m个子过程所用时间一样,均为tO,则建立时间TO—mto。本题目中,连续输人n条指令时,第1条指令需要的时间为(1+3+1+2+1)t,之后,每隔3t便完成1条指令,即流水线一旦建立好,其吞吐率为最长子过程所需时间的倒数。综合n条指令的时间为(1+3+1+2+1)t+(n-1)×3t,因此吞吐率为n/(3+3+2)t+3(n-1)t。

第6题:

● 某指令流水线由 5段组成,第 1、3、5段所需时间为?t,第2、4段所需时间分别为3?t、2?t,如下图所示,那么连续输入n条指令时的吞吐率(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个数)TP 为 (6) 。


正确答案:B

第7题:

某指令流水线由 5段组成,第 1、3、5段所需时间为?t,第2、4段所需时间分别为3?t、2?t,如下图所示,那么连续输入n条指令时的吞吐率(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个数)TP 为 (5)。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流水线和接口方面的基础知识。吞吐率和建立时间是使用流水线技术的两个重要指标。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里流水线处理机流出的结果数。对指令而言,就是单位时间里执行的指令数。流水线开始工作时,需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吞吐率,这就是建立时间。若m个子过程所用时间一样,均为t0,则建立时间T0=mt0。本题目中,连续输入n条指令时,第1条指令需要的时间为(1+3+1+2+1)t,之后,每隔3t便完成1条指令,即流水线一旦建立好,其吞吐量为最长子过程所需的时间的倒数。综合n条指令的时间(1+3+1+2+1)t+(n-1)×3t,因此吞吐率为B

第8题:

( 31 )设关系 R 和 S 的元数分别是 r 和 s ,且 R 有 n 个元组, S 有 m 个元祖。执行关系 R 和 S 的笛卡尔积,记为 T=R × S ,则

A) T 的元数是( r × s ) ,且有( n+m )个元祖

B) T 的元数是( r × s ) ,且有( n × m )个元祖

C) T 的元数是( r+s ) ,且有( n+m )个元祖

D) T 的元数是( r+s ) ,且有( n × m )个元祖


正确答案:D

第9题:

流水线技术是通过并行硬件来提高系统性能的常用方法。对于一个k段流水线,假设其各段的执行时间均相等(设为t),输入到流水线中的任务是连续的理想情况下,完成n个连续任务需要的总时间为( )。若某流水线浮点加法运算器分为5段,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6ns、7ns、8ns、9ns和6ns,则其最大加速比为( )。

A.nkt B.(k+n-1)t C.(n-k)kt D.(k+n+1)t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B,A

第10题:

流水线技术是通过并行硬件来提高系统性能的常用方法。对于一个k段流水线,假设其各段的执行时间均相等(设为t),输入到流水线中的任务是连续的理想情况下,完成n个连续任务需要的总时间为( )。若某流水线浮点加法运算器分为5段,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6ns、7ns、8ns、9ns和6ns,则其最大加速比为(59)。

A.4
B.5
C.6
D.7

答案:A
解析:
流水线技术是通过并行硬件来提高系统性能的常用方法,它把一项任务分解为若干可以同时进行的并行工作。在任一时刻,任一任务只占其中一个操作部件,这样就可以实现多项任务的重叠执行。对于一个k段流水线,假设其各段的执行时间均相等(设为t),输入到流水线中的任务是连续的理想情况下,从流水线的输出端看,用k个时钟周期输出第一项任务,其余n-1个时钟周期,每个周期输出一项任务,因此完成n个连续任务需要的总时间为(k+n-l)xt。加速比定义为顺序执行时间与流水线执行时间的比值,根据题干假设,顺序执行时间为6+7+8+9+6=36,在流水线中的执行时间为5+5-1=9,因此加速比为36/9=4。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