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水介质体系中生物催化反应有什么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在非水介质体系中生物催化反应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其特点有:
1)从反应的热力学平衡来看,可以将加水分解反应转为其逆反应,如酯的合成、肽的合成或酯交换反应;
2)酶的热稳定性比水中要高,这对酶促反应的应用十分重要;
3)在非水系统内酶不溶于有机相,很容易回收和反复使用;
4)改变酶对底物的专一性,同一种酶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立体选择性;
5)在非水系统内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溶解度很高,尤其是能提高非极性底物的溶解度;
6)从低沸点的溶剂中可以容易地分离纯化产物;
7)能抑制依赖于水的某些不利反应和副产物的产生;
8)没有微生物的污染;
9)固定化酶方法简单,在非水系统中酶不易脱离吸附的表面。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催化反应的活化能是否与非催化反应的相同?为什么?


正确答案: (1)不改变反应热:因为催化剂只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来降低活化能,而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是由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体系中的相对能位来决定,反应物与产物的结构确定了它们的相对能位,即不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焓,因此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
(2)降低活化能:因为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使反应沿着一条更容易进行的途径进行。

第2题:

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与非水介质体系中酶的立体选择性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酶在介电常数小的有机介质中立体选择性较强,而在介电常数大的有机介质中立体选择性较差。因为介电常数小的介质中静电作用增强,进而酶分子结构的“刚性”增加。

第3题:

乙烯氧氯化反应的特点包括平行-连串反应交织的复杂反应体系;强放热反应;()

  • A、液相催化反应
  • B、气相催化反应
  • C、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

正确答案:C

第4题:

酶在非水介质体系中具有最大催化活性时的水活度为什么都在0.55左右?


正确答案:因为酶在非水相介质中的最大催化活性与体系中水的含量和溶剂的极性大小无关,也不受固定化载体的影响。所以采用水活度作为参数来研究有机介质中水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更为确切,且都在0.55左右。

第5题:

如何控制有机介质中酶催化反应的条件?


正确答案:1.选好没催化反应类型
2.选择适宜的酶
3.选择适宜的底物和浓度
4.选择好有机溶剂
5.控制水含量、温度、PH

第6题:

说明酶在非水相体系催化中的特点。


正确答案:1,在有机介质中,由于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部位与底物之间的结合状态发生某些变化,致使酶的底物特异性发生改变。在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疏水性较强的底物容易反应;而在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中,疏水性较弱的底物容易反应。
2,酶在水溶液中催化的立体选择性较强,而在疏水性强的有机介质中。酶的立体选择性较差。
3,酶在有机介质中进行催化时,具有区域选择性,即酶能够选择底物分子中某一区域的基团优先进行反应。
4,酶在有机介质中进行催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化学键选择性。即在同一个底物分子中有2种以上的化学键都可以与酶反应时,酶对其中一个化学键优先进行反应。
5,许多酶在有机介质中的热稳定性比在水溶液中热稳定性更好。决定了它的应用条件更为宽泛。
6,在有机介质中,酶所处的PH环境与酶在冻干或吸附到载体上之前所使用的缓冲液PH相同。

第7题:

泥浆是一种胶体粒子与非胶体粒子在水介质中的分散体系。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酶催化反应的介质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水介质
(二)非水介质
①有机介质反应体系
②超临界流体反应体系
③气相介质反应体系
④离子液介质反应体系

第9题:

辅基和辅酶在催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它们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辅酶和辅基的主要作用是在反应中传递电子、质子或一些基团,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以用透析或超滤方法除去;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滤方法除去,辅酶和辅基的差别仅仅是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无严格的界限。

第10题:

在非水介质体系中生物催化反应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其特点有:
1)从反应的热力学平衡来看,可以将加水分解反应转为其逆反应,如酯的合成、肽的合成或酯交换反应;
2)酶的热稳定性比水中要高,这对酶促反应的应用十分重要;
3)在非水系统内酶不溶于有机相,很容易回收和反复使用;
4)改变酶对底物的专一性,同一种酶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立体选择性;
5)在非水系统内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溶解度很高,尤其是能提高非极性底物的溶解度;
6)从低沸点的溶剂中可以容易地分离纯化产物;
7)能抑制依赖于水的某些不利反应和副产物的产生;
8)没有微生物的污染;
9)固定化酶方法简单,在非水系统中酶不易脱离吸附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