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定方法原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定方法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原理。


正确答案:样品经处理、沉淀蛋白质,去除脂肪后,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在弱酸条件下重氮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偶氮染料,在538nm处有最大的吸收,测定吸光度以定量。

第2题:

简要描述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本题答案:(1)吸取0.00mL、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1.50mL、2.00mL、2.50m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μg/mL)(相当于0.0μg、1.0μg、2.0μg、3.0μg、4.0μg、5.0μg、7.5μg、10.0μg、12.5μg亚硝酸钠)(至少7个等梯度点),分别置于50mL带塞比色管中。于标准管与试样管中分别加入2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0.4%),混匀,静置3min~5min后各加入1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2%),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min,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8nm处测吸光度。
(2)测量前:分光光度计先要预热30min,比色杯要进行校正。
(3)以亚硝酸盐含量m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第3题:

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奈乙二胺偶合形成()染料这就是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

A.兰色

B.黄色

C.红紫色


正确答案:C

第4题:

简述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原理。


正确答案:肉制品捣碎后经处理除去蛋白质及脂肪,将亚硝酸盐分离与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合后,在与萘基盐酸二氨基乙烯偶合生成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测吸光度,用标准曲线计算其含量。

第5题:

简述N-(1-苯基)-乙二胺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氮的原理。


正确答案: 在磷酸介质中,PH值为1.8±0.3时,亚硝酸根离子与4-氨基苯磺酰胺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第6题:

简述亚硝酸盐-重氮化偶合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当pH值为1.8时,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酰胺化合为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N-(1-萘基)-乙烯二胺作用,形成红色偶氮染料,比色定量。本法的最低检出量为0.05mg亚硝酸。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中的亚硝酸盐氮。

第7题:

(共用备选答案)

A.葡萄糖氧化酶法

B.亚硝基铁氯化钠法

C.吲哚酚法

D.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E.亚硝酸盐还原法

1.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蛋白质测定用

2.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酮体测定用

3.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亚硝酸盐测定用


正确答案:D,B,E
1.蛋白质测定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即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
2.酮体测定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试剂膜块发生由黄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酮体含量成正比。
3.亚硝酸盐测定采用硝酸盐还原法。当尿液中感染的具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增加时,如大肠埃希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可将膜块中的氨基苯砷酸重氮化而成重氮盐,以此重氮盐再与N-萘基乙二胺偶联,使膜块呈现由黄至红色的变化,颜色的深浅与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

第8题:

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的前体。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使用饱和硼砂目的是提取亚硝酸盐和();果蔬制品提取剂是氧化钡和氧化钙溶液,动物性制品提取剂是饱和的硼砂溶液。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所使用的仪器分光光度计。


正确答案:亚硝胺、沉淀蛋白质

第9题:

简要说明试剂带方法检测亚硝酸盐pH、蛋白质、葡萄糖方法的反应原理。


正确答案: (1)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反应,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使指示剂变色。
(2)pH: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在酸性尿中为橙红色,碱性尿中为蓝色。
(3)蛋白质:系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4)糖特异性氧化酶法。

第10题:

检测食品中硝酸盐的含量时,常采取哪种方法?()

  • A、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再进行测定。
  • B、将硝酸盐转化为铵盐后,再进行测定。
  • C、将硝酸盐转化为氨气后,再进行测定。
  • D、将硝酸盐转化为单质碘后,再进行测定。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