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A1、A3、Acm;AC1、AC3、Accm;Ar1、Ar3、Arcm各临界点的意义。

题目
名词解释题
指出A1、A3、Acm;AC1、AC3、Accm;Ar1、Ar3、Arcm各临界点的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1:共析转变线,含碳量在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到727℃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形成P。
A3: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m: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AC1:实际加热时的共析转变线。
AC3:实际加热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cm:实际加热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Ar1:实际冷却时的共析转变线。
Ar3:实际冷却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rcm:实际冷却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了使共折钢形成单相奥氏体应将其加热到()。

  • A、Acm点以上
  • B、Ac3点以上
  • C、Ac1点以上
  • D、A1点以上

正确答案:A

第2题:

什么是钢的临界点?A1、A3、Acm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临界点也叫临界温度,是钢加热和冷却时发生相变的温度。
A.1-是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和碳化物共存的温度(下临界点);
A.3-是亚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铁素体共存的最高温度(上临界点);
A.cm-是过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渗碳体或碳化物共存的最高温度(上临界点)。

第3题:

不完全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1~Ac3或Acm(Ac1是指碳素钢加热时,珠光体也全部溶解的温度)之间适当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目的是
( )。


A.消除内应力

B.降低硬度

C.降低韧性

D.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答案:A,B,D
解析:
不完全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卫眭能和消除内应力。

第4题:

A3、Ac3、Ar3中温度最低的是()

  • A、A3
  • B、Ac3
  • C、Ar3
  •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第5题:

过共析钢的淬火冷却起始温度应选择在()。

  • A、Accm以上30~50℃
  • B、Ac3以上30~50℃
  • C、Ac1以上30~50℃

正确答案:C

第6题:

亚共析钢形成单相奥氏体的转变温度应在()。

  • A、Ac1点以上;
  • B、Ar1点以下;
  • C、Ar3点以下;
  • D、Ac3点以上。

正确答案:D

第7题:

结合Fe-Fe3C相图指出A1、A3和ACm代表哪个线段,并说明该线段表示的意思。


正确答案: A1代表PSK线段,表示共析线
A3代表GS线段,表示冷却时由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m代表ES线段,表示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第8题:

不完全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1~Ac3或Acm之间适当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目的是()。


A.消除内应力

B.降低硬度

C.降低韧性

D.改善切削加工性

答案:A,B,D
解析:
不完全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1~Ac3或Acm之间适当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常用于工具钢工件的退火。

第9题:

钢在实际加热条件下的临界点分别用Ar1、Ar3、Arcm、表示。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扩散退火工艺一般是讲钢加热到()温度范围。

  • A、Ar3以上
  • B、Ac3以上
  • C、Accm以上
  • D、Arcm以上

正确答案: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