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题目
单选题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等渗溶液应是()

A、同一温度下,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C、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两溶液

D、同一温度下的两种溶液

E、同一温度下,渗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


参考答案:E

第2题:

如配制摩尔质量为Mb(g/mol),物质的量为nB(mol),体积V(L)的固体溶液,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正确答案:nB/V

第3题: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NO2CO2+NO,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CO、NO2 、CO2、NO四种物质的浓度相等

B.反应一段时间后,这四种物质的含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C.CO、NO2 、CO2、NO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正确答案:B
D项错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时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其标志就是混合物的百分组成固定,B项正确。

第4题:

取三个干燥的烧瓶,分别装入标准状况下的干燥氨气、含有二分之一体积空气的氯化氢、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然后分别做溶解于水的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1∶2
  • B、1∶1∶1
  • C、5∶5∶4
  • D、7∶7∶4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面是喷泉实验的创新设计:


②制取氨气:图1中.从橡胶塞和圆底烧瓶接缝处.用注射器向盛有大约2药匙NaOH固体的烧瓶内快速注入5.0~8.0?mL浓氨水.迅速塞紧橡胶塞。轻轻摇动烧瓶使浓氨水和NaOH固体充分接触:同时。将乳胶管末端浸入300?mL蒸馏水中.吸收溢出的氨气。在这个过程中.烧瓶内液体处于类似沸腾状态.大量气泡涌入烧杯.用手触摸烧瓶壁感觉很凉.说明整个过程是吸热的。③喷泉实验:当烧杯没有气泡冒出时,将乳胶管移入盛有CH,COOH溶液的烧杯中,将胶头滴管中蒸馏水挤入烧瓶,即可观察到绿色一紫色一红色一绿色的连续变色的多色喷泉了。(摘自《化学教育》,2013年第8期)。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6分)
(2)该实验的设计有哪些优点?(7分)


答案:
解析:
(1)原理:
浓氨水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生成氨气.胶头滴管中蒸馏水挤入烧瓶,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碱性的溶液使紫甘蓝指示剂显绿色.氨气溶于水使压力减小,乙酸溶液进入烧瓶发生中和反应,指示剂恢复紫色,乙酸溶液继续进入烧瓶使指示剂显红色.最终由于碱过量,因而溶液成为绿色。
(2)优点:
首先.在实验中涉及到了氨气的溶解性、压力变化、制取氨气的原理、指示剂的显色、中和反应等学科知识,这是将化学知识融入实验.结合其它学科知识创设情境教学的好方法。
其次.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习和练习更多实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再次.在实验中要想达到良好的实现效果.需要考虑到化学药品的用量等问题,学生从中学习到有关实验设计的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最后.色彩鲜明的实验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第6题: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后,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呈()色。

A、蓝

B、红

C、紫

D、无


参考答案:A

第7题:

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与相同体积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完全反应后消耗了相同量的NaOH溶液.由此说明该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关系是(  )

A.H+浓度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pH相同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要】 (1)首先应明确盐酸、醋酸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量与盐酸、醋酸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成正比. 从反应方程式中可知它们的质量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由此可知,若消耗NaOH溶液的量相等,则盐酸、醋酸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质量一定不等,即n(HCl)=n(CH3COOH),m(HCl)≠m(CH3COOH).

质的量浓度相等.故B选项正确.
因不知溶液的总质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不同,即C选项错误.
(2)其次,应知道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它们的电离程度不同.

当HCl、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一定不同,即H+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不同.所以A选项错误.
(3)根据pH=-lg c(H+)可知,H+浓度不同,溶液的pH也一定不同,即溶液的酸性强弱不同.所以D选项也错误.

第8题:

滴定分析中,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为()

A、物质的量浓度

B、质量百分浓度

C、当量浓度

D、体积百分浓度


参考答案:A

第9题:

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

A.酚酞
B.圆底烧瓶
C.锥形瓶
D.碱式滴定管

答案:B
解析: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所需仪器:带滴定管夹的铁架台、碱式滴定管、烧杯、锥形瓶、漏斗(可用来向滴定管中加入液体),用不到圆底烧瓶;滴定终点用指示剂酚酞来判断。故选B。

第10题: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值
  •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