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氧化深度分为哪几级?煤的氧化在工农业生产上有何重要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煤的氧化深度分为哪几级?煤的氧化在工农业生产上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分为:表面氧化,轻度氧化,中度氧化,深度氧化,完全氧化。在农业上,腐植酸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独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在工业上,腐植酸类物质一般包括腐植酸类本身及其重要的衍生物硝基腐植酸两大类,这两大类的酸和他们的一些盐类或螯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氢原子作用学说,认为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由于煤中氢原子在煤中各大分子基团间运动,增加了煤中各基团( ),从而促进煤自燃。

A. 氧化活性

B. 还原性

C. 物理性

D. 化学性


参考答案:A

第2题:

测定煤中碳氢含量时,催化剂三氧化二铬在使用前应做何预处理?
催化剂三氧化二铬在使用前应放在马弗炉中,在600℃下灼烧40min,然后放在空气中,使之达到空气干燥状态(与环境湿度达到平衡)。

第3题:

经过潜伏阶段,煤的氧化速度增加,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升高。当超过( )时,煤温急剧增加,氧化加剧,煤开始出现干馏,生成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这就是煤的自热阶段 。

A. 60~80℃

B. 80~100℃

C. 100~120℃


参考答案:A

第4题:

什么叫煤的风化?什么叫煤的氧化?


正确答案: 埋藏较浅的煤在开采以前由于长期受到空气、水等的作用,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特性已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叫煤的风化。碳化程度较低的煤开采出来以后,由于大量失水使大块煤裂解为小块或粉末,这种现象也叫风化。
煤从矿井开采出来以后受到空气中氧的作用而丧失光泽,生出赤色水锈或白色水锈,水分含量增高,块煤碎成末煤,这种现象称为煤的氧化。

第5题:

煤样在1150℃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空气中燃烧,煤中各种形态硫均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硫和少量的三氧化硫。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分析煤中的水分和挥发分之后,剩余的残余部分为焦炭,焦炭燃烧后的剩余部分为()。

A、金属氧化物

B、煤渣

C、SiO2

D、灰分


参考答案:D

第7题:

煤的自燃与氧化程度有关,氧化性强的煤易自燃。

A

B



第8题:

英国人温米尔通过实验证实,在不自燃的煤中加入 ______ 的黄铁矿即可变为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黄铁矿氧化时放出的热量比煤氧化放出的热量高 ______ 。


参考答案:30%,两倍

第9题:

氧化层能增加煤气热值,若煤料在氧化层中停留时间太短,煤中挥发分分解不完全,使氧化反应效果变差。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煤场存煤应及时倒烧,防止存煤积煤自燃。发现积煤自燃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灭火,防止()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中毒,不应将已燃存煤上至皮带。

  • A、二氧化碳
  • B、氧气
  • C、氮氧化物
  • D、一氧化碳

正确答案:D